教育原理第三章思考练习题

教育原理第三章思考练习题
日期:07-27 16:02:02|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教育原理第三章思考练习题是关于教师资格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方面的资料,
解释题 
 
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教育者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从广义的角度看,教育者包括一切对他人施加有意识的教育影响的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指教师。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从广义的角度看,受教育者包括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处于学习状态的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一学生。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学”双方共同的客体,它是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主体间所传递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指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现象广泛存在于动物界,这是( )的基本观点。
  A.劳动起源论
  B,模仿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心理起源论 答案:C

 
2.我国最早将“教”和“育”两个字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
  A.荀子
  B.许慎
  C.孔子
  D.孟子 答案:D

 
3.“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出自( )。
  A.《四书集注》
  B.《说文解字》
  C.《论语》
  D.《中庸》 答案:B

 
4.教育是生活的准备,如何经营完美的生活是教育应教导的一件大事,这是( )的观点。
  A.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B.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
  C.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D.美国教育家杜威 答案:C

 
5.教育是( )。
  A.生理现象
  B.社会想象、生物现象
  C. 社会现象
  D.生物现象 答案:C

 
6.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 )。
  A.人类固有的
  B.教育本身固有的
  C.生物固有的
  D.社会固有的 答案:B

 
7.教育内容是( )。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客体
  B.主客体的统一
  C.受教育者的客体
  D.教育者的客体 答案:A

 
8.教师是( )。
  A.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B.教育内容的主体
  C.教育过程的主体
  D.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答案:D

 
9.学生是( )。
  A.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B.教育内容的主体
  C.教育过程的主体
  D.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答案:A

 
10.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教育的( )。
  A.特性
  B.普遍性
  C.目的性
  D.社会性 答案:A 
11.决定着教育本质的同一的、稳定的、固有的东西是( )。
  A.社会实践活动
  B.交往活动
  C.人的培养
  D.社会经验的传递 答案:C

 
12.人类社会积累类经验的有效方式是( )。
  A.活动
  B.教育
  C.遗传
  D.劳动 答案:B

 
13.认为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而是生活本身,即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 )。
  A.美国的杜威
  B.瑞士的裴斯泰洛齐
  C.英国的斯宾塞
  D.德国的赫尔巴特 答案:A

 
14.认为教育是对人的一切天赋力量的和谐发展的一种促进的教育家是( )。
  A.英国教育家洛克
  B.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C.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D.美国教育家杜威 答案:C

 
15.把教育看作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年)的现代思想家是( )。
  A.德国的根舍因
  B.德国的雅斯贝尔斯
  C.美国的布鲁纳
  D.前苏联的赞可夫 答案:B

 
16.《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教育的界定作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指( )。
  A.家庭教育
  B.特殊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校教育 答案:D

 
17.教育要素是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 )。
  A.最基本的因素
  B.特殊因素
  C.所有因素
  D.一般因素 答案:A

 
18.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
  A.教育手段
  B.教育内容
  C.教育目的
  D.教育形式 答案:B

 
19.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B.主体与客体间的矛盾
  C.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D.教与学的矛盾 答案:D 
1.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
  A.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
  C.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D.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E.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答案:ADE

 
2.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复杂性
  B.意识性
  C.目的性
  D.社会性
  E.规律性 答案:BD

 
3.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有( )
  A.教育形式
  B.教育者
  C.教育环境
  D.教育内容
  E.受教育者 答案:BDE

 
4.在教育构成要素中,( )
  A.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B.受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C.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D.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复合主体
  E.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 答案:ABCDE

 
5.学校教育和一般教育活动相比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
  A.以提高效率为目的
  B.有一定的规章制度
  C.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来承担实施
  D.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最强
  E.有一定的作息时间 答案:CD

 
6.学校教育内容的特殊性主要是( )
  A.具有明显的系统性
  B.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
  C.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
  D.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E.具有明显的全面性 答案:ABCE

 
7.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
  A.教师与社会的联系
  B.教育内容与社会的联系
  C.教的主体与

   []
学的主体间的联系
  D.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E.教育活动之主客体间的联系 答案:CE

 
8.教与学的矛盾两方面的同一性具体体现在( )
  A.它们互为存在的依据
  B.教是为了学,学的前提是有了教
  C.教与学在范围和程度上相同
  D.它们互为存在的条件
  E.教与学有着共同的指向对象——教育内容 答案:ABD

 
9.将教与学的矛盾视为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因为( )
  A.它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B.它是教育过程中其他矛盾发

生的根源
  C.它是教育过程的全部内容
  D.它是教育过程产生、发展的根本动力
  E.它对教育过程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答案:ABDE

 
10.在教与学构成的主要矛盾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因为( )
  A.教的主体对学的主体的活动具有决定性影响
  B.教的时间大于学的时间
  C.教更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D.教的主体大于学的主体
  E.教先行地理解和体现着社会的需要 答案:ACE  
11.教育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这说明( )。
  A.教育不同于以人为直接对象但不是以传递社会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B.教育不同于其他以精神产品为直接对象的活动
  C.教育不同于其他以物质产品为直接对象的活动
  D.教育不同于向人以外的对象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E.以人为直接对象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就是教育 答案:ABCD

 
12.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 )。
  A.知识内容的传授
  B.身体素质的锻炼
  C.意志行为的规范
  D.生命内涵的领悟
  E.道德品质的培养 答案:ACD

 
13.动物虽然有类似于人类教育的现象,但本质上不同于人的教育,这是因为( )。
  A.动物没有意识,其“教育”是无明确目的和意图的
  B.动物没有语言,是在无言语状态下进行的“教育”
  C.动物的“教育”只是一种环境适应,不能对环境进行改造
  D.动物对后代的爱护、照顾和抚育活动是出于一种本能,这与人类的教育不同
  E.动物的“教育”只是一种实际行为 答案:ABCD

 
14.教与学的矛盾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 )。
  A.学是教的派生物
  B.教的一面更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教与学的空间首先为教所使用
  D.教先行理解社会和人类生活发展和延续的要求
  E.教对学具有决定性影响,要解决学,首先要解决教的问题 答案:BDE 
1.在讨论教育的特点时,需首先确定教育特点的____,这个参照系就是与教育活动处于同一层次的其他____。 答案:参照系 社会活动

 
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已有的教育事实的基础上对教育特性的____。 答案:抽象和概括

 
3.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____活动。 答案:有意识的社会

 
4.动物对后代的爱护、照顾和抚育是一种____的活动。 答案:本能

 
5.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____的活动。 答案:社会经验

 
6.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____和____。 答案:社会性 意识性

 
7.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____活动。 答案:社会实践

 
8.人类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方式是____。 答案:教育

 
9.在早期,人类传递社会经验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有人有意识地提供____或____,让另外的人模仿;其二是有人利用语言文字将____总结归纳出来,以浓缩化、集约化的方式提供给另外的人,让他们理解并掌握。 答案:行为模式 活动模式 知识经验

 
10.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教育方式和动物的____方式相比有极大的优越性。 答案:信息遗传

 
11.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____。 答案:孟子

 
12.“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之使作善也”。这是____在《____》中对教育的界定。 答案:许慎 《说文解字》

 
13.中“教育”(education)一词,来自____语,其本意是对人____。 答案:拉丁 实行引导

 
14.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就是____,教育即____,教育即____的不断改造或改组。 答案:生活 生长 生活经验

 
15.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____。 答案:生活的准备

 
16.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是对人的一切天赋力量的和谐发展的一种____。 答案:促进

 
17.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____、改变人的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答案:身心发展 身心素质

 
18.学校教育是由____机构的____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答案:专职 专职

 
19.从广义教育角度看,教育者包括一切对他人施加____的人。 答案:有意识的教育影响

 
20.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指____。 答案:教师

 
2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22.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____。 答案:主体

 
23.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____。 答案:主体

 
24.在广义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被称为____。 答案:受教育者

 
25.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有两种“教”的活动对象或客体,其一是____,其二是____,但它们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 答案:教育内容 受教育者

 
26.____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 答案:教育内容

 
27.____的矛盾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答案:教与学

 
28.教与学之矛盾两方面既有____又有____。 答案:同一性 斗争性

 
29.在教与学构成的一对矛盾中,____是矛盾的主要方面,____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答案:教 学 
1.简述分析教育特点的方法论。   第一,分析教育特点就是寻找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事物的特点是指事物所独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事物的特点必然是事物的性质,但是事物的性质不一定就是它的特性,教育的特点、特性就是指教育所独有的性质、特殊性。
  第二,任何事物的特点或属性都是相对而言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

   []
真正认识教育的特点。教育作为社会活动之一,确定教育的特点就是确定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


2.为什么说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   所谓质,就是使该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而不是人为强加或由人的认识决定的。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由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决定的,它表现看教育独有的矛盾运动规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不是意识所决定或规定的,而是教育这种社会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生成的。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已有的教育事实基础上对教育特性的抽象和概括,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


3.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的具体表现。   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而不是动物界的一种普遍活动,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

上一页  

社会性和意识性。
  第二,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人类利用语言文字将知识经验总结归纳出来,以浓缩化、集约化的方式传递给他人,这就是人类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方式——教育。
  第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过程中传递社会经验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促进人的身心的发展。


4.怎样理解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人作为动物所具有的生存活动。在动物界,虽然也存在着与人类社会的“教”和“学”相类似的现象或行为方式,然而那些现象或行为方式却不可与人类的教育等同视之。相似的现象表现着根本不同的本质。动物界的抚育、养护活动只是一种本能的活动,人的教育则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社会性和意识性。社会性和意识性正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5.为什么说动物界的养护、抚育活动不是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动物界不存在这种活动,原因在于:
  第一,动物对后代的爱护、照顾和抚育的活动是出于一种本能的需要,是一种本能的活动。人类的教育则是人作为主体所意识到的社会需要。
  第二,动物没有语言,也不具备明确的意识,不能够将自身的经验积累起来向同类传授,也不能将个体的经验类化,变成共享的经验财富。人类则可以通过语言和其他物质形式,保存个体经验,并使之类化。
  第三,所谓动物的“教育”,其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使小动物适应环境,独立生存并维持生命。人类的教育则不仅具有适应环境的价值,而么具有改造环境和发展自己的目的。


6.简述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教育方式优越于动物的信息遗传方式的表现。   第一,教育扩大了人的认识范围。人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超越现实的局限,认识个体经验范围以外的种种现实。
  第二,教育可以大大加速个体或全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教育把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呈现在个体面前作为认识的基础,从而保证了人类社会认识能力的加速度发展。
  第三,教育和学习过程的存在引起教育的生理基础、特别是大脑有了更快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人类自身不断得到完善和改造。


7.简述早期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两种主要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有意识地提供行为模式或活动模式,让另外的人模仿。
  第二种方式,是利用语言文字将知识经验总结归纳出来,以浓缩化、集约化的方式提供给他人,使其理解并掌握。这种方式也就是教育。


8.简述《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教育的广义和狭义的解释。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9.简述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第一,学校是培养人的专职机构,有专职人员来操纵和管理。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学校和专职人员——教师来承担实施的,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发展人的素质。
  第二,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最强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活动,它谋求有明确目的而且系统的教育,以便更快、更好地改善人的素质。


10.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


11.怎样理解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者把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作为“教”的对象,以教育影响为手段,把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变化作为活动目的,力求使自己“教”的对象的身心发生合乎自己要求的变化。因此说,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


12.怎样理解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学习是一种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活动,并非盲目、自发的活动。受教育者以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为“学”的对象,以接受教育影响为手段,力求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受教育者相对于学习对象来说,他处于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地位。


13.简述学校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学校教育的内容呈现下列特殊性:
  第一,学校的教育内容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学校对进入教育领域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比较和筛选,选取最能体现社会性质、方向和水平,最能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内容。
  第二,学校的教育内容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学校总是选择对于人的身心发展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内容,而不仅仅看内容是否具有社会价值。
  第三,学校的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学校在教育内容的择取和处理上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力求以全面广泛的内容来影响学生,力求体现内容的系统性。


14.为什么说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第一,这一矛盾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只要有教育活动就有教与学的矛盾运动存在。
  第二,这一矛盾统括着教育过程中的其他矛盾。换言之,教育过程中的其他矛盾都可以在教与学的矛盾中找到生发的根源,都包容在教与学的矛盾之中。
  第三,这一矛盾是教育过程产生、发展的根本动力。此矛盾的存在表明着教育活动的存在,其发展代表着教育活动的发展,其解决意味着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活动的结束。 
怎样理解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第一,人类的存在不但表现为一种生存,而且表现为一种生活。这些复杂多样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代际传递或积累,单纯依靠遗传基因是不可能的,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经验的传递。
  第二,人具有意识性,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经验所具有的价值。同时,人类有语言文字,从而能够将经验类化,使个体经验存在于个体意识之外,脱离个体而独立存在,并可以使类经验转化成为个体经验。于是,人们利用语言文字将知识经验总结归纳出来,以浓缩化、集约化的方式提供给他人,使其理解并掌握,这就是人类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方式——教育。
  第三,教

上一页  

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经验的传递,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说,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怎样理解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教育是人的活动,是以传递社会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因此教育的直接活动对象必然是人。与其他动物相比,人在出生时非常弱小,而且生长期特别漫长。人之所以能在发展过程中变得日益强大,是因为他发挥了大脑的优势,接受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类经验,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生理意义上的人要成长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必须接受教育。
  第二,教育是一种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但传递社会经验本身不是其目的。教育过程中传递社会经验是为了培养人,促进人的身心得到发展。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影响和发展人的身心。通过社会经验的传递使活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发生改变,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生活的基本区别。因此,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试论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 

   []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活动的主客体。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教育者认识、教导和’塑造的对象,是教的客体;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活动的主体,而教育者成为其学习的对象或客体,教育者的人格精神、行为模式、知识技能等都成为受教育者学习的内容。
  第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教育者具体研究、处理、教授教育内容,使之为受教育者更好地把握或吸纳;而受教育者则学习、理解和掌握教育内容,使之内化于心,发展自身素质。
  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目的,即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无论是教的活动还是学的活动,其基本目的是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进而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知,在教育活动中,虽然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各自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者,二者联合构成教育活动的主体。
试述教育活动的主客体关系。   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较为复杂。
  第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关键看主体如何确定。
  (1)相对于教育者这个活动主体来说,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都是他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教育者既需要研究和把握教育内容,又要研究和了解受教育者,采取适当方法使教育内容为受教育者所掌握。
  (2)相对于受教育者这个学习主体来说,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所构成的复合客体是他学习的对象。这一复合客体回答了:向谁学”和“学分么”的问题。
  第二,教育内容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构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联系的中介。教育内容既体现教育者及其所代表的社会要求,同时,也体现受教育者的需要。

上一页  [1] [2] [3] [4] 

  
觉得教育原理第三章思考练习题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小学教师考试试题,美术教师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