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选读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孟子》选读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日期:11-07 20:51:29| 语文学案|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孟子》选读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学案方面的资料,


                   许钧友
编写人:许钧友 周菊 李小刚 张正雄 寇青娥          审核人:王 芳  
审批人:                        编写时间:2011年10月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
1、课前独立思考,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充分预习“合作交流部分”,课堂交流。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生平。
2、比较系统的了解孟子的思想。
【学习重、难点】
比较系统了解孟子的思想。
【自主学习】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之——历史地位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
关于——《孟子》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民本、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了。
孟子思想之——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思想之——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统治者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亲亲。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三、尊人权 。
孟子思想之——易子而教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对教育方法的改进,亚圣孟子早就在提倡,他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章句上)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孟子思想之——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孟子之——语录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1] [2]  下一页


觉得《孟子》选读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学案   ,语文大全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