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公开课的误区与对策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公开课的误区与对策
日期:11-07 20:48:53| 语文新课程|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公开课的误区与对策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新课程方面的资料,


     目前围绕着研究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科课堂教学的各级各类教学公开课在持续开展。公开课活动的开展为增进校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其示范性功能的诉求也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日常教学的风向标;然而,在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由于缺乏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起步探索阶段难免产生观望、疑惑等畏难心理,但更多表现出可贵的探索精神与实验行动。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是思想与思维方式的改革;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智慧和共同合力方能顺利实现。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探索与尝试,总结与完善,合作、交流与推广。
    做好这一点,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优先布好公开课这一步棋。但从目前开展的公开课效果看,据笔者在评课现场与同仁们有限的探讨和个人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初步认为语文公开课目前还存在诸多误区,教学实施策略缺乏创新。因此,笔者希望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2003,以下简称《新课标》)为参照,借此对一些公开课案例进行初步厘清,并试图提出个人正在实施的教学策略,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索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的学科课堂教学之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
   本文切入点为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教学公开课,理由是:(一)容量上看,其在语文模块单元教学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二)其作为古代作品的特性决定文本教学的特殊性,给课堂教学的创新带来不可预知的难度。有些一线教师甚至断言,高中阶段古诗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解决这一“难啃的硬骨头”成为当前一线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心声。笔者立论紧扣新课标,结合公开课教学案例,运用(案例)例证法、两分法、类比法等力求准确客观就本文立论阐述个人初步看法。
    探讨这个问题有个前提就是,任何一种课程目标、课堂模式、教学方式都存在它的优势和局限,利与弊,得与失;探讨意义在于,利得之间取其重,失弊之间取其轻。由此,通过截取两堂古诗文公开课教学案例——《归园田居》(福州八中黄敏)/《赤壁赋》(鼓山中学陆艳),作为案例分析材料。
    误区(一)课堂教学重表演形式轻学生主体体验过程
    公开课教学因其示范性质,授课教师不能不顾及听课教师的因素,同时又得兼顾学生的教学实际,因此在处理教学对象问题上难免产生分歧,造成教学过程师生角色关系紊乱,结果往往两边吃力不讨好,这是公开课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公开课回归日常课堂教学本色的最大困扰。不解决这个认识上的误区,问题就难以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往往不顾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掌握知识能力的具体情况,按预先准备的既定教学程序实施主导性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体现为重表演形式,轻学生主体体验过程。
    比如,《归园田居》(其一)作为20句长诗,也就在一堂课(40分钟)竟完成了文本思想内容研讨、艺术形式分析、人物评价、课外拓展等,然其追求多而全的教学方式,其效果似乎可以从不怎么活跃的课堂气氛略知一二。教师主导课堂的现象,反映的是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方式。
    如果说《归园田居》教学过程基本由教师“领跑”的话,那么《赤壁赋》教学则基本由学生主演;学生把在课前充分准备好的小组谈论结果依次在讲台展示,各学习小组中心发言人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但仅仅是书面发言的角色而已,实行的是单边话语权;课堂上的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空间被极大压缩,多数学生的个体探究与体验难以得到有效检测,课堂效果不尽人意。
    策略(一)秉承新课程理念还公开课日常教学本色
      无论公开课出发点如何,其示范性功能如何,实际上都绕不开教学的具体实际、课程目标和教学方式(包括教学环节设置、师生角色协调,教学风格等),否则适得其反。
    新课标在针对高中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建议中明确,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量:学生实际、文本性质、教学互动过程等要素决定着教学进展与成效,因此,公开课教学如果完全按教学预先准备的既定教学程序实施教学,其成效可以想见。其实,公开课完全可以按日常教学进度开展,日常教学也理应贯穿新课程实验理念,力求课堂教学在一个或两个领域实现创新或突破(不必贪多求全),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那种单纯依靠增加课堂容量的公开课,煞费苦心搜罗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满满当当、滴水不漏,“奔跑”的课堂还会有古诗文舒缓优雅的美感存在?答案是否定的。
    公开课教学定位如何决定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实际体验,尊重文本特性和科学教育规律,并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修正微调既定的教学策略,新课程实验课堂有效教学才会得到真正的体现。
    误区(二)课堂教学理念重文本技术性解析忽视学生审美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就是偏重教材文本的技术性解析,标准化训练学生应试技能,忽略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探究与个性体验,这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诟病,素质教育便是寻求改变这种弊端的根本途径。由于高考考试制度功能在现阶段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因此,在高中新课程实验开展过程中,围绕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探索就显得举步维艰。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感受与鉴赏”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就阅读优秀作品而言,培养学生品位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提升审美境界,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审美力培养与审美体验过程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停留在文本层面的技术性解析势必抹杀艺术作品的美感,削弱学生审美情感体验的积极性。那么,古诗文的审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体现的是由意象(具象)营造出的意境之美,具体为自然风物如图画之美;其次体现的是韵律和谐的节奏如音乐之美;再次就是文本蕴藏的人文精神之美。此“三美”理念理应贯穿古今诗歌散文的创作与鉴赏过程。这一过程应当是闲适的,安谧的、舒缓的,从容的,开放的,然在《归园田居》、《赤壁赋》教学中感受到的是,紧迫的节奏,大杂脍式的容量,支离破碎式的解析,教师先验式的主导,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优雅的古诗文美感无从体现,被动接受式的学法和紧张的课堂节奏让学生难以真正进入审美情境,文学艺术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难以实现。

[1] [2] [3]  下一页


觉得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公开课的误区与对策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新课程   公开课 课程 语文 ,语文大全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