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也有厚薄——对《一双手》教学设计的阐释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也有厚薄——对《一双手》教学设计的阐释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11-07 20:51:29| 语文教学设计|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课也有厚薄——对《一双手》教学设计的阐释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方面的资料,


最近,看了一些《一双手》的教学实录,先摘录一些如下:
《一双手》教学实录片段一:
师:读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知道它写什么,你们说说看,文章写什么。
生1:写林业工人的手。
师:这林业工人的手有什么特点?
生1、粗糙、大
师:谁还有补充?
生2:布满老茧、肥圆、有很多纹络(lào)。
师:读lào 吗?
生齐答:luò。
生3:这手伟大。
师:我们说“手伟大”,是这样表达吗?这位同学其实想告诉我们……
生3:精神伟大。
板书:
    写什么:手──粗糙、大、布满老茧、肥圆、多纹络
            精神──奉献
师:这林业工人的手跟我们的不一样。文章写了一位林业工人的一双粗糙的、肥圆的、布满老茧的奇手,表现了林业人工人的奉献精神。那么作家姜孟之怎么写特征呢?姜孟之采访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写了报告文学《乌马的传说》,这《一双手》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他是怎么写这双手的特点的。
板书:抓住特征
《一双手》教学实录片段二:
生14:第7、8段,描写手的样子突出他的勤劳,第16、17、19段,用数字表现他的奉献精神。
师:强调用数字说话,有说服力,事实胜于雄辩。
生15:第17段,用数字具体描绘手的长、宽、厚,很准确。
师:很准确?也许长24、1厘米而不是24厘米呢?这里用数字有什么用?(停顿)点出手的“奇”,与前问形成呼应,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16:第16段,说明工作量大。
师:“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若把“若是铁铸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删去,好不好?不好。比较点出他工作量大。联想,给读者更具体真切的感受。我八中的学生还说“亏得”表达了作者的惊诧。这词很朴素,却融入感情,自己都没有心动又如何让别人动心?我们写文章也要投入。
生17:第16段:“一天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次!”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感情。
师:你非常细致,注意到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符号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你怎么用,怎么恰当地表情达意。在这里,作者非常吃惊,连用两个感叹号,很好地表达了此时此刻的心情。有的同学作文从头到尾,不是逗号就是句号,怎么能吸引人呢?要让标点符号为我们的文章服务。
生18:第13 段的省略号表现他对树苗的感情以及对工作的热爱。
师:是的,言犹未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生19:第13段写他的话,说明他对树苗很有感情。
师:写他对树苗很有感情,又为了什么?
众生:写人的奉献精神。
师:写人的奉献精神,要落实在细处,如语言。正像同学说的,通过他的语言看他的内心——对树苗有感情,爱他的事业,奉献就显得真实可感。而且,作者写语言很准确,很生活化。如果说“栽树是手工活。草要除,石块要拣出来,以保证树苗长得顺。因为树苗要插进土里,每栽一棵苗,手要往土里插三四次,所以胶布、手油没用。”或者是专家似的理论,大家思考一下表达效果。
众生:不如原文。
师:有的同学写作文《变化》——“我”回家乡(乡村),发现它变化很大,接风宴上,没文化的奶奶说:“感谢十一届三中全会,让我们生活日新月异。”生活变好这是生活的真实,可让奶奶在家庭的饭桌上说她不可能说的话,就失去了真实,假了。为什么?文章中刻画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他的个性和身份。
生20:第5段,“裹”,写出手大,和前边的“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天下第一奇手。”呼应,始终扣住手很大的特点。
生21:老师,如果“裹”换成“擒住”好吗?
生22:不好,“擒住”有贬义。
生23:那“得逞”呢,不也有贬义?
师:“擒住”,老鹰抓小鸡呀。不礼貌吧?他由“擒住”马上想到“得逞”,很机敏。“得逞”在这里该是中性吧。
生24:第18段,“哗哗”拟声词,“火燎燎”“红了”写得好,表现他手的粗糙。
师:说得好。作者的语言还很简洁呢:“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的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看看,红了。”非常简省,干脆。
生25:第2段,为什么要写“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众生:用拟人呀。
师:为什么要拟人呢?有什么用呢?
部分学生:生动形象。
师:生动形象,这倒也是。还有什么作用?
生26:写出工人内心里充满对树的喜爱之情,树像人一样醒来了。
师:拟人的确带来生动形象,还体现人的情感倾向,这里写出工人对树的感情,是不是还能表现工人勤劳?你们看,“小兴安岭上的积雪化净了,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林区人扛镐上山。树木刚醒,可以上山了,工人就开始专忙活了。”
陶行知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在这节课里,大家注意到了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会了一套自主学习,自主领悟的方法:能够圆熟地运用一些早已根植于口头言表的时令语词,轻飘飘地置于任何“讨论”的场合。应该说,像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要说问题,恐怕是这节课上得太“薄”了!。学生始终在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里打滚。学生当然学得没劲了,教师也会感到自己教得没劲。其实,这样的文章,很容易被人忽略,它没有华丽的词藻、煽情的语言,它朴素极了,可它很耐嚼。我们的教学博大精深,可是我们的老师往往固步自封,生怕被扣上一顶“拓展过度”的帽子,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文,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其实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的教育。有时候,有一些课是需要适度的旁逸斜出,否则,就显得太单薄了。因此,面对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从课的一开始就增加一种厚度的设计:一、说一说含有“手”的成语。
(爱不释手 碍手碍脚 白手成家 比手划脚 垂手可得
触手可及 赤手空拳 丹青妙手 大显身手 得心应手 额手称颂 高抬贵手       
举手投足 举手之劳 蹑手蹑脚 拿手好戏 妙手偶得 妙手回春 七脚八手       
情同手足 手不释卷 束手就擒 顺手牵羊 手舞足蹈 手下留情  唾手可得      

[1] [2]  下一页


觉得课也有厚薄——对《一双手》教学设计的阐释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 双手 ,语文大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