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盐入水,水乳交融———关于新课标中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一点思考

如盐入水,水乳交融———关于新课标中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一点思考
日期:11-07 20:39:31| 语文新课标|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如盐入水,水乳交融———关于新课标中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一点思考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新课标方面的资料,


山东省苍山一中 李梦桃 limengtao2003@sina.com

教育部最新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通称“新课标”)把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说明补充修正了原有课程标准(通称“教学大纲”)对于语文课程一元因素的界定,认同了语文课程的二元因素,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语文课程是只有工具性、还是只有人文性、或者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兼而有之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然而语文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的特点却让语文课程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成了“养在深闺人难识”的小姑娘。

笔者在课改过程中一再感到,对新课标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课程性质的正确认识是关系到如何落实新课标和新教材的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一线教师如何正确对待语文新课程和新课改,关系到一线教师如何正确看待新教材、处理新教材,如何进行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设计,关系到教师自己如何对待自身的教、教什么,如何对待学生的学、学什么这样一个个教学中的基本问题。不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就不能解决语文教学中各种有悖语文教学规律和课改精神的教学现象。在全国性教学大赛和教学研讨会上,在高张的“人文性”的大旗下,不是出现了一些教师甚至是名师的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上成了哲学课的现象吗?不澄清这个“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究竟是怎样一个“统一”,就无法科学地落实语文教学和新课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

先来看语文课程的性质,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客观的,是早在语文课程诞生之时就已经存在,在我们达成共识、认识清楚之前就已经确立着的,不是我们承认了它具有什么特性它才具有了什么特性,不承认它有什么特性它就没有什么特性的,语文课程这一客观的性质是从属于语文课程本身、与语文课程共生共存的。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就如同孩子一出生就具有了性别,宇宙形成之时就拥有了其特性一样,只是等待着人类的发现认识而已,却不会随着人类的认识而有所改变,只是人类囿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有的事物虽然可以一下子就可把握住其特性,有的事物尤其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特性的把握却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探索和追寻,甚至是要走一段弯路才隐约可见其“庐山真面目”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新课标颁布以前就有那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上出了那么多充满语文特色又合乎新课标要求的精彩绝伦的语文课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原有教学大纲已经确立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之后还有人斗胆提出“人文性”的学说这一现象了,因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是不会欺瞒任何一个实事求是追求科学性的人的。

语文课程这种客观具有的特性就是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语文课程由此所呈现和要发扬的 “独特功能”与“自身优势”。

因此要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性质就必须回到语文课程的原点,回到语文课程本身,先充分认识清楚究竟什么是语文。

关于“语文”的概念,历来就有多种定义,比如“语文”是“语言文字”啦,“语文”是“语言文学”啦,“语文”是“语言文化”啦等等,而叶老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的定义比较为大众所接受,因为这一定义从“语文”的呈现方式入手,即可涵盖“语言文字”这一内容又可涵盖“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这些说法,只要你知道有口口相传的口头文学和口头文化遗产在,知道文字所蕴涵的文化含量,你就知道叶老的这一定义是多么具有概括性了,它既没有否定“语文是语言文字”也没有否定“语文是语言文学或语言文化”,而是把这些统统包含在内了,实在不简单。

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新课标中是这样阐述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于“工具性”我们一般怎么理解呢?可能仅仅停留在是指其交际功能和由此学生必须达成的应用能力上。对于“人文性”我们往往又作何理解呢?可能也仅仅停留在其纯粹的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因素上。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一张皮的两面,一枚硬币的两面,而不是两张皮或两枚硬币,是一个统一体。这一比喻没有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在一张皮和一枚硬币上达成了统一,但却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产生要么只见其工具性这一面,要么只见其人文性这一面的认识,因为我们没有X光眼,而一张皮是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感到它的厚度的,一枚硬币也是要不断翻转才可见其两面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该更象一杯盐水或者一杯用橘子汁和白水调和在一起的橘子水,是这样一个水乳jiao融难分难解的统一。工具性是水,人文性是盐或橘子汁,当你引用这杯水时除非特别提炼,你是很难拒绝他们同时到达你的肠胃并且被你同时消化吸收的。

让我们先拿最基本最简单的识字写字这一语文学习过程来看,孩子们在一笔一划地学写汉字和一个音一个音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识汉字的过程中是否就是在传承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呢?当他或她把一个个汉字写得越来越工整越来越好看时是否就意味着其审美能力一点一点地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呢?这个写字的修炼过程是否就是在消磨着孩子们的野性,化解着孩子们的不羁,在中规中矩的写字训练中把孩子们纳入到一种尺度之中?同时也是在磨练着孩子的耐力、毅力和恒心?这过程本身是否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向孩子们传递着一些难以言传的东西,渗透着一些思想情感、哲学意识、艺术品位甚至是人格的砥砺?这时的孩子们是否就是在接受着既象“工具性”的训练又象“人文性”的熏陶这种双重的教育与感化?

一个个小小的汉字都在用它的点画撇捺、在用它的形象无声地传达着民族文化,更不用说那一篇篇经过精心选择文质兼美的选文,在琅琅书声中你能分辨清哪些是工具性的训练哪些是人文性的熏陶吗?任何语言,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必定都传达着一种思想,负载着一种精神,隐含着一种文化。就象“吃了吗?”和“你好!”这两种简单的问候和打招呼的方式就从属于两种文化一样。这种“精神”对于“语言”的附丽有人称之为“文以载道”,语言和精神、思想的这种水乳jiao融的关系造就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jiao融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待于我们充分地加以认识。郑振铎先生早就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到封建教育是“以严格的文字和音韵的技术上的修养来消磨‘天下豪杰’的不羁的雄心和反抗的意思”,我们也应该能够运用这种深邃的眼光,通过语文课程所设置的课程内容的本身透视出其自身所蕴涵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因素,从而避免在课堂上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所谓人文性教学设计,而淡化了语文本身的特点。因此,针对这一现状,顾之川先生在呼吁——语文教学“忽略或削弱工具性不可”,“工具性是第一位的”,“要把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工具性的训练中所蕴涵的人文教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意识到的。认识到这一点才不会在高扬人文性大旗的同时忽视了语文的第一性——工具性,因为我们可以通过饮用盐水或橘子水来补充相应的营养,却无法通过吃盐和橘子来获取水的滋润,而这“水”也就是顾振彪先生所谓的“基本口粮”,这其中的养分是我们或许尚未分析出来却大有益于我们语文教学的肌体的。

[1] [2]  下一页


觉得如盐入水,水乳交融———关于新课标中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一点思考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新课标   人文性 课程 语文 ,语文大全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