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特别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特别复习教案
日期:11-07 20:43:33| 诗词鉴赏|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诗歌鉴赏特别复习教案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诗词鉴赏方面的资料,


 诗歌鉴赏特别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一)明确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复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二)诗歌鉴赏要做到规范、准确、全面,学术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
教学设计:
《2004年考试说明》明确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本课时围绕考试说明,回顾近两年高考试题明确考试要求,以课本诗作为载体,以课后习题为导引,明确诗歌鉴赏的内容,归纳总结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诗歌鉴赏要注重学术性和文学性的结合,训练规范、准确、全面的语言表达能力。
复习教学案:
(一)课堂导入
我们在复习高三语文课本第三册和第五册诗歌单元的同时,穿插进行了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通过单元检测来看,复习效果非常明显,同学们彻底改变了原先拿到题目后思路不清无处下笔、仓促解答却不知所云的窘况,而今渐渐地变得有思路、有章法,可以说有不小的进步。
我班成绩较好的同学有:

不过,有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可能由于思想麻痹大意,成绩不理想。我再次提醒同学们:高三复习至关重要,一环紧扣一环,谁都不能以“大哥大”“大姐大”自居,时代变化太快了,转眼间“半头砖”都成了“掌中宝”了。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诗歌鉴赏总结课。来明确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归纳总结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规范诗歌鉴赏的语言表述。

(二)高考试题回顾
1.(2002全国高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
2.(2003全国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
答案:
(2002全国高考)“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003全国高考)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意境)。

考点阐释
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对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关键点是理解折柳赠别是唐代的风俗,知道《折杨柳词》是唐代赠别、相思名曲。“羌笛何许怨杨柳”“客舍青青柳色新”等唐诗名句中都涉及这一风俗,其实是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对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是要求学生筛选出文中信息(第三句文中的“诗眼”)的基础上,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整体阅读细节考查相结合,避免了就问题分析问题,把问题分析的支离破碎。
高考的“古代诗歌欣赏”考什么?可能怎么考?
A、诗体范围预测:
2004年高考,估计可能考到的诗体有三类:绝句(唐宋为主)、律诗(唐宋为主)、词中的小令(两宋为主)。高考不可能考长诗,因此,复习时应对短诗有所偏重。
B、考试内容预测:
①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诗句大意、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抒发的情感)。
②分析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③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古诗鉴赏不讲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注重抓点带面。如2002年的“折柳”,2003年对“诗眼”的分析。
(三)课堂教与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fu)州,寄居羌村。肃宗继位灵武,杜甫想为平叛效力,离家北上赶往灵武。不料,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又送回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诗作。

[1] [2] [3]  下一页


觉得诗歌鉴赏特别复习教案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诗词鉴赏   诗歌鉴赏 ,诗词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