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玩味,准确切入——古诗鉴赏的几个角度

品读玩味,准确切入——古诗鉴赏的几个角度
日期:11-07 20:50:32| 诗词鉴赏|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品读玩味,准确切入——古诗鉴赏的几个角度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诗词鉴赏方面的资料,


浙江省舟山中学 厉敏 316000

一、 从“景语”入手

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点,就是讲究意境,讲求情景交融。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代诗人善于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景物明显地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而且景与情和谐统一,水乳jiao融。这就是古代诗人所追求的寓景于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境界和表现方式。所以古诗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景语”入手,来剖析诗人所寄寓的“情语”。

例一、 菩萨蛮 王安石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题:这是王安石罢相后隐居江宁半山后的词作。词中勾画了一幅 的画面,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图。时间是从白天到入夜。画面中有临水的屋舍、劳动的农人,有红花,有绿杨,清风微拂,黄鹂婉转,新月如钩,这恬静、安逸、秀丽的乡村环境怎不令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完全可用“怡然自得”来形容。当然联系到他当时的处境,也许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故作放达以求超脱的因素在里边。

例二、 关河令 周邦彦

来时阴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融情于景”是本词的突出特色,你是否同意此说?为什么?

本词是以哀景写哀情,上片先写薄暮凄凉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长鸣声声却不见雁影,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下片的“孤灯”与之相呼应,孤寂凄凉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所以前人的评论是准确的。

二、 从“情词”“情事”入手

古代诗歌除了通过景物的描绘来寄寓和表现思想感情之外,很多的诗歌还在写景的同时穿插着叙事或在景物描摹之后直接抒情和议论的。这些叙事或抒情议论的成分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所以,品味诗中的“情词”或“情事”也是我们能够迅速把握诗中的形象和题旨的重要途径。

例三、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树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题:诗人见“惆怅东栏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惆怅”是诗中的“情词”,充分表现了当时诗人的心情。要了解惆怅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诗人所见的景物的变化中得知。柳树由浅绿变为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示盛极将衰,一二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最后一句是“情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叹。因此,我们抓住“情词”和“情句”的感情线索,在联系景物中探测到了诗人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的情怀。

另外如杜甫的《登高》中的“艰难苦恨”,韦庄《台城》中的“无情最是台城柳”的“无情”,秦观《满庭芳》中的“伤情处”,刘禹锡的《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等“情词”“情句”,均能藉此探知诗中的意蕴和诗人的内心。

例四、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这首诗在描绘景象的同时还明显地带有描述的情节。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反而高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从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开阔坦荡的胸襟和充溢内心的豪情。另如杜甫的《倦夜》一诗,把从入夜到破晓的整个过程描述得非常细致,实则突出表现了诗人为“万事干戈里”而彻夜难眠的心境,表达了他对国事民情的忧虑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三、 从“诗眼”入手

“诗眼”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句,犹如这首诗的眼目,即全诗的主意所在。古人写诗讲求炼字、炼句,“吟安一个字,橪断数茎须”,“语不惊人誓不休”,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被称为“红杏尚书”的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就使静中显动,把杏花怒放、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活力跃然纸上。宋欧阳修《六一诗话》载,陈从易得一本集,其中杜甫送蔡都尉诗“身轻一鸟”下面脱一字。陈与几位客人各作一字补之,或作“疾”,或作“落”,或作“起”,或作“下”。后得一善本,发现乃是“过”字。众人叹服。可见,即便普通一字,而境界大不相同。而这也正是我们鉴赏古诗的突破口。

例五、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诗题中的“幽”字是本诗的“诗眼”,全诗都围绕“幽”字展开,请简析“幽”字的作用。

首联写居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为突出一个“幽”字,诗人以响衬静,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睡觉,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都更显出环境的清幽来。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开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一联才明白地透露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表示不负诺言,一定与友人长期归隐。一个“幽”字浓缩了全诗的意境,隐含了全诗的主旨。

从“诗眼”入手透视全诗,确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唐元稹的诗句“遍绕篱边日渐斜”,一个“遍”字,虽用语平淡,但仔细咀嚼,便能体会到诗人为赏菊花而流连往返的举止和心情;唐许诨的诗句“一上高楼万里愁”,一个“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唐严维的诗句“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语意双关,既交代了送别的季节,又着重透露出分别的心情。

四、 从“文化意象”入手

[1] [2]  下一页


觉得品读玩味,准确切入——古诗鉴赏的几个角度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诗词鉴赏   古诗鉴赏 ,诗词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