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与反思: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合理存在及作用

困惑与反思: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合理存在及作用
日期:11-07 20:50:32| 语文教学反思|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困惑与反思: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合理存在及作用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反思方面的资料,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薛海兵

摘要: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作为伦理型文化的重要传承手段与方式,历来重视模糊感知;而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企图在追求精确化中走向科学化。而这种以西方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追求,忽略了语言信息、教学状态和接受主体的认知行为与过程的模糊性特点,在偏至中丧失了以人的精神创造产物为载体的语文教学的文学审美与教育功能,从而在急躁中走进了偏隘无容。重新认识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合理存在,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理念的两翼之一,对于现代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重要补正。

关键词:现代语文教育;精确化;模糊性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重视模糊感知,并形成了一种朴素的语文意会教育观,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国官私教育,也造就了一大批博学多才的鸿儒。随着现代化语文教育的改革,我们开始从传统中走出来,并自觉借鉴西方的先进教育理论,语文教育渐渐走向精确化的道路。然而,正如传统语文模糊教学在几千年的漫不经心中终于走向混乱无序一样,现代语文精确教学在短短几年内的急躁中也走进了偏隘无容,渐渐暴露出它的种种弊端。这不禁令人困惑起来:现代语文教育科学化到底需要什么?需要怎样?我们打算从传统语文教育在现代语文教育中的合理存在这个角度作一些反思。

一、现代语文教学片面追求精确的弊端

语文教学追求精确性确实是其走向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标志。“目标模式”的引入与研究,尤其是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学信息量化理论的研究与运用,的确使语文教学向精确境界跨近了一步。然而,由于语文教学精确性诸理论的自身缺陷,以及教育者的片面追求精确性,语文教学中精确性带来的弊端也就日益暴露。

1、教学目标明确化中的隐性缺席

明确化是一种平衡态,是静止的、稳定的,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事实上,认知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动态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信息接受过程和知能的获得与提高,应当是排除信息噪音,并使接受信息从相对自身已知信息的无序到有序、不确定到确定、不平衡到平衡的归纳整理过程,而教学目标明确化则遗弃了这个过程,形成学习行为的缺席,也即学习主体认识活动中不确定性的缺席。

2、教学方法模式化中的惰性思维

模式的形成,也即方法探索的终极定型。在模式运用过程中,思维方式和指向都是一定的,已知的,对接受信息的分析与综合只是形式上的演绎,因为无数次的演练已形成固定的图谱和套路,方法模式化导致的思维定势,不仅养成了学生的思维惰性,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影响了学生非逻辑性思维的发展。而语文学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学习,直觉思维、灵感思维以及发散思维对于感受和理解形象艺术性又是至关重要的。

3、教学评估标准化中的偏执僵化

教学评估标准化,是运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对教学信息和效率进行量化评估的先进方法。对于一些技能训练比较鲜明的学科,或者对语文教学认知领域中的低级层次,作用的确较为显著。而大语文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它的信息载体是人的精神创造产物,是来自人的内心世界的,是由灵魂的竖琴拨奏出来的一曲美妙音乐,它甚至与理智和逻辑道途殊异,理解与评估演绎文本的语文教学,当然不是几条僵死的标准和几步抽象的推理能完成的。

现代语文教学中追求精确性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此处不一一述陈。造成诸多弊端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迷信精确性对于语文教学科学化的神力,二是对语文教学模糊性理解的错误与不足。

二、传统语文教育中“意会性”教学方式中模糊理论的闪光

“意会性”教学思想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结晶。这种教学是以教师督促、指导学生通过熟读的方式来领悟文中乃至文外含义为特征的。这种以“涵泳”为主要方式的教学体现了伦理文化朴素的整体观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朴素的整体观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使得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意会性”契合或隐蕴了现代模糊理论所要求的语文教学的模糊性。 

1、“意会性”教学方式中的整体观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从来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主张反复吟诵,潜心涵泳,以求明达文义。“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体现的就是这种整体观美学思想。很显然,“意会”、“涵泳”是把综合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归缩,力求避免人为分割所造成的认识局限。模糊数学耗散结构论中的不确定学说认为,世界是确定而不确定的,平衡而不平衡的,世界便是整体的、模糊的。只从确定性去认识世界,是孤立的、封闭的,真正“模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意会性”教学方式中的整体观是模糊的,充满活力的。

2、“意会性”教学方式中的直觉体悟

直觉体悟是说学习过程中凭借直觉感受去体味、了悟作品内容、形象和意义。它摒弃了理智和逻辑,而选择了直觉了悟,而直觉又是个体的,它着重于审美客体──作品的情状的心领神会、意像把握,追求审美主体的心灵的体验,着意发挥主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和能动性,它追求悉心体味,崇尚灵性的把握,故而不推敲对象的明朗性,而捉摸事物的模糊性。这种直觉体悟的模糊性从另一角度考察,它又是接受主体对信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多点态的一种发散性把握。

3、“意会性”教学方式产生的美学根源

我国古典美学的模糊性决定了此种美学思想的伦理型文化的模糊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重描述,轻实证;其次是重直感,轻逻辑,第三是重虚无,轻实有。这种:“不确定性”认识论有力地影响了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使“意会性”教学法从一开始便具有了朴素的模糊理论色彩。当然,由于缺乏必要的正确的科学匡正,在数千年的承继和发挥中,“意会性”教学方式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它经常以模糊的综合去取代清醒的分析,不去重视全面把握各个侧面、部分、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它的总体认识也就往往陷入含混、笼统或残缺、肤浅的误区,而这也正是多为人诟病之处。

意会性传统语文教学不自觉中溺迷于模糊性的一个极端,而追求精确性的现代语文教学又在有意回避中搁浅于模糊性的另一个极端。这种“过”与“不及”的本身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即语文教学中模糊性是真实的存在。在这里,我们暂时还无意去探讨模糊性“度”的把握,而想首先去弄清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存在及其科学依据。

[1] [2] [3]  下一页


觉得困惑与反思: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合理存在及作用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 语文 ,语文大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