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模式”初探(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模式”初探(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日期:11-07 20:50:32| 初中作文教学|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模式”初探(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方面的资料,



在农村中学中,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教师害怕批改作文,学生抄袭优秀作文现象严重,作文练习往往是应付了事。如此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情况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找到一条切实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为此,结合我校实际,在市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我校确立了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围绕“初中语文课内外读写结合立体化教学模式”这个宏观课题,确立了适合我校的子课题,以此来推动我校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近两年来,我们在“初中语文课内外读写结合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适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新模式,切实可行地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教学研究活动。现就我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向大家作汇报,以期与同行探讨。
一、认清教学形势,制定可行方案
 我校是一所较偏远的农村中学,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的贫乏,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学生作文感觉“无米下锅”,也随之出现了虚构内容,拔高意义的现象。有时为了考试许多学生就不得不编造,作文中出现了大量的“贫困生”、“残疾人”,甚至是“单亲家庭”、“孤儿”等,他们的作文也难以情动人。
我们认为,对农村的中学生而言,要重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跟他们的老师有很大的关系。部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对写作理论掌握较差。在上作文课时,他们忽视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使学生本有的一点作文兴趣,被高标准的写作艺术所迷惑,灰了心,以后见了作文就头痛,被迫写出的作文不可能很优秀。另外,很多语文教师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习惯于让学生自己领悟写技技巧,不注重作文指导。
同时,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市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而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对孩子的语文水平,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关注的。长久如此,孩子们就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连父母亲都认为作文是不重要的,那我何必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呢?这样,无形当中父母的态度又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养成的致命一击。当然,对于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这方面有时也显得力不从心。 
针对以上情况,我校以课题负责人为核心,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商讨和论证,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适合我校校情的作文教学模式。
二、寻找源头活水,注重积累内化
在作文素质训练的诸环节中,“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十分重要。这一环节是解决用什么写的问题,即“写作之源”问题。叶老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社会生活中广泛获取材料。叶老还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话言简意赅,表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因此既要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又要指导学生搞好阅读。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腹中无墨”的问题。有了“墨”,自然能泼洒成文。可见,“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在写作训练中多么重要。 
我校在实施这一子课题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材料积累”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学校课题组制定了“材料积累方案”,作为子课题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以期能解决“写作之源”的问题。实践证明,效果是显著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理清材料源头,寻找写作的活水。无外乎两种渠道。一是社会生活材料,一是书本传说材料。前者靠感受,后者凭阅读。因此,我们可以将“写作之源”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的,即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由此而写来的文章,往往能达到情真意切,枝丰叶茂。正所谓“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或给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故直接深入生活,获取大量可感性材料,对于写作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是间接地获取材料。这主要来自于书本,当然也包括道听途说的轶闻逸事等。对于中学生来说,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最为广泛。鲁迅先生就有这样的写作体会,他说:“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理和方法的。”总之,生活是学生获取写作材料的主要源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悟生活与善于阅读,精于阅读十分重要,切不可小视之。 
2.规范积累形式,养成良好的习惯。围绕材料积累的两种途径,我们可以确定两种相应的积累材料的基本形式:一是生活感悟笔录式。即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等有所认识并通过书面形式来反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二是阅读启示笔录式。即学生通过阅读相应的作品有所触动,受到一定启发。并摘抄美句妙言,记下点评之心语。这一形式可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文笔精华摘抄,一类是美文感悟积淀。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从中受到文学美育的熏陶,从而得到多方面的收获。 
在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积累的活动中,可根据这两种形式要求学生每期准备两个材料积累本。每个笔记本可要求这样布局使之规范:第1页,留下作序言用,第2~3页留下编目录用,第4页开始为材料积累的正文。每次积累的材料原则上只占一页,且要注明日期与类别。如果是第二种形式,还要注明出处。学期结束后,还可在笔记本后写一个小结,然后妥善收藏。通过这样要求与督导,学生积累材料的形式就更加规范了,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材料必定越来越多,写作时自然就不会有“无米下锅”的现象出现了。 
3.创设积累条件,力求有“源”可“溯”。每个学生的藏书毕竟是有限的,如何使之有足够的阅读量呢?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建立班级流动图书馆。即把全班师生的个人藏书统计起来,汇编一个目录表,全班师生每人一份,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相互借阅。第二,每人每期订一份报刊(家庭困难者可2~3人合订一份)。充分让这些报刊在班上流通生效。第三,充分开放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满足广大学生的阅读需求。第四,搞好校刊发放与报纸宣传展览工作,不断为学生提供新鲜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这一系列做法,让学生有“源”可“溯”,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整体优势,为学生创设积累材料的广阔天地。 

[1] [2] [3]  下一页


觉得“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模式”初探(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论文)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初中作文教学   教学论文 中学 作文 ,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