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是教学合铸出来的(教学论文)

好作文是教学合铸出来的(教学论文)
日期:11-07 20:40:16| 初中作文教学|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好作文是教学合铸出来的(教学论文)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方面的资料,


 好作文是教学合铸出来的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高考作文》第59期,刊登了《好作文是“教”出来的吗》(摘自高考作文网)的文章。认为好作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不论是什么样子的文章都是学生写出来的。另外,还认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导”。粗粗一看,非常正确;但细细一想,就觉得很有些不妥。
为了论述的方便,请先来看看原文的主要论述:“好作文难道真是教师‘教’(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进行一些作文方法、写作技巧的指导)出来的吗?我看不是。无论什么样子的作文都是学生写出来的。”“也就是说,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作文自身需要的条件来分析一下。”“第一,写作需要有丰富的词汇。”“第二,作文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语感,良好的遣词造句能力。”“第三,写作文要有丰富的素材可供挑选,才能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第四,需要学生有谋篇布局的能力。”“在上述作文的四个要件中,只有谋篇布局教师才能给予指导,而前三者全靠学生平时的积累,是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的。” 
应该说,讲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也是百分之一百的废话。因为好作文不是学生写出来的,难道是教师写出来的?但应该指出的是,这只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讲的,不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的;只是从“写”的角度来谈的,不是从“教”的角度来论的。如果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从“教”的角度来谈,那就可以说好作文就是教师“教”出来的。虽不能绝对地这样讲;但这样讲,也是有其合理因素的,未必就错到哪里。换句话说,当强调教师“教”的时候,你就可以认为好作文就是教师“教”出来的。如果学生仅有丰富的词汇,仅有良好的语感,仅有遣词造句的能力,仅有丰富的素材,就能写出好文章吗?一言以蔽之,仅有写作基础,就能写出好文章吗?我看不一定能。因为一篇好作文最最关键的是,见解独特,思想深刻,构思巧妙,布局缜密。而见解独特,思想深刻,离得开教师的“教”吗?构思巧妙,布局缜密,少得了教师的“教”吗?再说,从小学到中学,教师总是充分利用时间“教”学生作文。语文课上,教师帮助学生积累作文词汇,丰富写作素材,进行遣词造句。也就是说,即便是写作积累,也是在教师指导之下的。而作文课上,教师训练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他们深刻的思想,指导他们巧妙的构思,引领他们缜密的布局。从这个意义上说,能说好作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吗?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依愚之见,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从“教”来看,好作文是老师“教”出来的。固然,这种“教”不是纯粹的教师“教”,而是广泛意义上的“教”。如果进行科学分类的话,那应该有两个大类:一类是师“教”。就是老师指导学生积累,指导他们作文。而“老师”范围应该比较广泛,不是狭隘地只指教师,而应是包括家长、教师等一切指导者。当然,其中以教师为主,以教师的“教”为核。而教师,不仅包括中学教师,而且还应包括小学教师。教师的“教”,不仅包括课内的所有指导,而且包括课外的一切指点。第二类是物“教”。也就是读物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告诉他们怎样作文。它的范畴也应是相当广泛的,不光是指作文读物,而且是指一切可供阅读的读物。可以是报纸,也可以是杂志,还可以是书籍,甚至可以是作文软件。不论其是新是旧,也不论其是雅是俗,还不论其是古是今,更不论其是中是外。一切可读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老师”。当然,其中以书籍之“教”为主。简言之,好作文是师与物合“教”出来的,但其中又是以“师”教为主。
就“学”而言,好作文是学生“学”出来的。老师“教”得再好,学生就是不肯去听,不愿去记,能掌握丰富的作文理论吗?而没有丰富的作文理论,能写出好作文吗?读物“教”得再妙,学生就是不肯去读,不愿去摘,能形成丰富的写作积累吗?而没有丰富的写作积累,能写出好文章吗?所以,关键在于学生去听去记,核心在于学生去读去摘。简言之,重点在于学生的“学”。因为没有学生的听,没有学生的记,则何以去掌握作文理论?没有学生的读,没有学生的摘,则何以去丰富写作积累?也就是说,没有学生的“学”,连写作的基础都没有,就更不用去说什么写出好作文了。当然,要想写出好作文,不光需要学生认真地听,积极地记,而且需要学生将听演化为用,将记内化为出;不光需要学生广泛地读,不断地摘,而且需要学生将读转化为写,将摘转变为创。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学生将所听所记转为作文能力,将所读所摘用于写作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更多,学得更好;才能掌握写作规律,写出精彩文章。
由“教学”来谈,好作文是教学合铸出来的。事实上,好作文不是纯粹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纯粹学生“学”出来的。它既有教师“教”的成分,也有学生“学”的因素,更有教与学相“合”的原因。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而成的,是科学的教与主动的学升格而就的,是艺术的教与积极的学升华而来的。它依据的是二者的形成合力,依靠的是两者的融为一体,凭借的是双方的和谐共振。只有精彩的“教”与精妙的“学” 形成合力,才能铸就精品作文;只有最妙的教与最好的学融为一体,才能成就最佳文章;只有精湛的教与精到的学和谐共振,才能铸就传世杰作。如果教师精彩的“教”与学生精妙的“学”没有形成合力,那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如果教师最妙的“教”与学生最好的“学”没有融为一体,那是创不出佳作的。如果教师精湛的“教”与学生精到的“学”没有和谐共振,那是出不了杰作的。所以,只有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进入佳境,并融为一体;才能共振出好作文,合铸出好文章。也就是说,只有教学双佳合一,才能取得双赢合壁的奇效。
因此,既不能否认教师的作用,否定他们的劳动;也不能忽视学生的积累,轻视他们的创造;更不能无视教学相合的力量,无睹教学融合的奇效。换句话说,既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不能只看到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更不能只见到局部而见不到森林。如果我们能够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那就可以得到如下科学的结论:好作文既不是纯粹地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纯粹地学生“学”出来的,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地“合铸”出来的。
至于认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任务不是“教”而是“导”。应该说,讲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导”没有错;但如果说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任务不是“教”,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教学理念中,教师是主导,他们的任务当然是“导”;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师,他们的任务当然也是“教”。而且,“教”与“导”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有时“教”就是“导”,“导”就是“教”。它们常常紧密相连,合为一体;它们往往情同手足,亲如一家。所以,将“教”与“导”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那显然是失之偏颇,犯了低级错误。再说,“导”就是“引导”“开导”之意,而“引导”就是“教”,“开导”也是“教”。怎么能因为要否认教师的作用,就把“导”排斥在“教”之外呢?怎么能因为要否定教师的劳动,就把“教”与“导”割裂开来呢?事实上,引导学生阅读,教会阅读方法,就是一种“教”;指导学生积累,引领关心生活,也是一种“教”;指点学生习作,进行恰当评价,还是一种“教”;设置有趣文题,调动作文积极性,更是一种“教”。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桩不是教师的“教”?哪一件不是教师的“导”?换个说法,就能掩盖其事实真相?抹杀其本质特征?
原载《阅读与写作》(2009、7)
 
觉得好作文是教学合铸出来的(教学论文)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初中作文教学   教学论文 作文 ,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