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意象中多情的柳(高三备课资料)

古典诗歌意象中多情的柳(高三备课资料)
日期:11-07 20:41:08| 语文备课|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古典诗歌意象中多情的柳(高三备课资料)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备课方面的资料,


                 古典诗歌意象中多情的柳
                      柯智育

   古往今来,在诗人们的眼中,“柳”是他们所钟爱的意象之一。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这样写道:“柳贵乎垂,不垂则无柳;!柳贵乎长,不长则无婀娜之致。”《诗经》中的“杨柳依依”之句,其意境只有垂柳才可以担当。于是乎,诗人们或咏柳喻人,或借柳送别,或缘柳抒情,或道人生哲理……凡此种种,“柳”成为中国诗歌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何须不泪垂 
咏柳喻人,在这类咏柳诗中,令人拍案叫绝的当推李商隐的《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全诗八句,纯用白描的手法,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的宛若一个多情的倩影。咏柳实则咏人,诗人对柳的爱怜也就是对人的依恋和思念。 
下面这首出自清代诗人厉鹗的《杨柳枝词》也堪称咏柳喻人的佳作。

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 
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 

此诗写女子相思,妙在以柳喻人。那笼烟带雨的柔美的杨柳,正是相思缠绵绵少女的绝妙写照。 
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何须不泪垂”是以柳比喻女子,对女子容颜娇美形容的绝句;而宋代诗人张先的“细柳诸好处,人人道柳身”也不失为这类诗词中的佳作。无怪乎,世人常以“柳叶眉”、“柳腰身”、“杨柳腰”来比喻女人们的千姿百媚。 
提到以柳喻人的诗词,我们不妨再提一提宋代词人王观的一首咏柳词: 

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这首词以轻快活泼、清丽自然的笔调,借柳喻人。通过对柳的特性的描绘,塑造了一个风流、多情、柔美的丽人形象。寄寓了诗人对于身为下贱、心性美丽的风尘女子的同情乃至于赞美。 
古人以柳喻人,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毛泽东在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这样写道: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里的“柳”指的是李淑一的爱人柳直荀烈士;“骄杨”指的是诗人的夫人杨开慧烈士。一语双关,甚是巧妙。 
以柳喻人,或取其形,或取其貌,或取其性,诗人们各取所需,各领风骚,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千古绝唱。 

(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有归不归。”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聊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那令人荡气回肠的诗句。 
还是让我们看看李商隐是怎么说的 

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李商隐的这首《离亭赋得折杨柳》属于咏柳送别的代表作品。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凭借杯酒来驱遣离愁。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好好地保重身体。除了死亡没有比分别更痛苦的了,春风就不要吝啬那长长的柳条,让分别的人们尽情地攀折吧!面对杨柳依依,枝条曼舞,一派多情难舍之状,友人去要分别而去,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生怨? 
“柳”做为“留”的代名词,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个亮点。那无边的聊色,碧绿的枝条,如雪的飞絮,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离情别绪,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相思与忧怨。而这种情绪一直延伸到我们今天的生活。
200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便将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纳入其中。我们不妨将视线拉回到2002年的高考,再次去感受一下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002年全国高考古诗鉴赏试题是一道新题,也是一道好题。其原题如下: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考题将问题的设置上,以“折柳”为中心。考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儿。在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就有柳咏的《雨霖霖》一词。而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千古名句,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在这里,“杨柳岸”不是一般的写景的文字,它会让人联想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会联想到折柳惜别的情景。当然,对于那些阅读面宽泛的考生来说,回答这一问题,则会有更大的联想的空间。在这里,我们不妨摘录几首相关的诗句。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 
(北朝乐府 《横吹曲•折杨柳枝》)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 《乐府•塞下曲》)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凉州词》)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唐 戴叔伦《堤上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1] [2]  下一页


觉得古典诗歌意象中多情的柳(高三备课资料)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备课   诗歌 资料 ,语文大全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