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清源 厚积薄发——漫谈小学生作文积蓄

固本清源 厚积薄发——漫谈小学生作文积蓄
日期:11-07 20:47:40| 初中作文教学|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固本清源 厚积薄发——漫谈小学生作文积蓄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方面的资料,



浙江省余杭市实验小学  洪春幸
笔者在近期的一次小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小学生作文的困难主要来自于“没有东西可写”(占36.4%)、“没有好词好句”(占33.7%)、“不知怎么写”(占15.2%)等三个方面。
对当前小学生作文现状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学生作文中较普遍地存在着说假话写空话、错字连篇、词不达意、句子不连贯不通顺、意识表达不清楚等不良现象。典型的例子很多,如:1998年的高考作文《战胜脆弱》未能让考生战胜虚假,约有20%的安徽考生“父母双亡”,竟有一位考生“以脚代手”。① 
这一切让人觉得学生作文就像一棵离开了大地的娇嫩凄美的小花,随时都会凋谢。让小花再植于肥沃的土地,健康成长骄傲地开放;让我们把眼光从教的视角技术的角度回到学生作文的根本和基础,重视学生的作文积蓄,固本清源,真正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积蓄”就是观察到的事物,学到的知识,以及对人、对事、对景而发生的情思。简言之,积蓄就是经验的积累。②包括知识的积蓄、思想认识的积蓄、语言的积蓄、情感的积蓄等几方面,而这些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追溯根源在于生活、在于阅历、在于书本。
重视学生的作文积蓄就是在生活的熔炉中,使学生的知识、认识、情感、语言等,不断积累丰富,以期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突破被教师和学生视为拦路虎的“材料关”、“表达关”。这反映了写作原理的要求,也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写作原理认为,作文得经历“双重转化”的过程。③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的转化,能动的、本质的、真实的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学生的认识、观念、情感;然后是学生的认识、观念、情感向文字表现的转化,要有理、有物、有序、有文地转化为书面的语言。第一重转化的实质是生活的积蓄,写作的一切材料都是生活里原有的,并且是生活的主观化的积蓄,是认识、思想、情感的积蓄;第二重转化的实现则有赖于学生语言积蓄的丰厚,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语言文字修养,善于书面语言的表达。
儿童语文学习研究表明:模仿、多通道和长效积累是儿童语文学习的基本特点。④儿童主要通过耳闻、目睹、交流等多种途径,依靠模仿来学习和丰富语言,并使语言规范化,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积累。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语言,在交流中运用语言,特别要借鉴传统语文教育中“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的成功经验,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
只有清醒的认识到积蓄之于作文的基础地位和固本清源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真正重视学生的作文积蓄,小学作文教学才能走出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的误区,才能实现作文与育人相结合、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相促进。
作文积蓄的内容是综合的整体的,所谓的分类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作文积蓄的方式是个体化的,是学生有意识积累和无意识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作文积蓄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教师如果坚持不懈地通过科学的指导,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投入,必将会有力的促进学生的作文积蓄的丰厚。
一、 丰富学生的生活
写作与生活之间存在着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写作源于生活。这样认为,不仅因为写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即使是作文中的想象和幻想也源自生活素材的原型启发;而且写作的动机也来自于生活,生活的丰富多变,时刻影响着学生,感动着学生,于是就有了表达的冲动,这种冲动就是学生最初的写作动机。吴立岗先生认为,从这种动机出发,可引导学生最终达到掌握写作,完美表达的目的。不仅因为写作是应生活之需,写作应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徐鹄老师就积极提倡实用作文的观点;而且写作本身就是生活,写作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叶圣陶先生认为:“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
丰富学生的生活,是作文积蓄的根本。当前,“减负令”的出台,为丰富学生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我们应该可以有所作为。但是,由于观念的滞后效应、“应试”环境的残存、社会育人意识的淡薄,大多数学生还是整天围着课本转,没有机会观赏自然风光,没有时间参加有益的活动,没有精力阅读好书好报,生活是那样单调,有人感叹是“灰色的童年”。有位教育家说:今天,课本是儿童的世界;明天,世界是儿童的课本。丰富学生的生活不仅是作文积蓄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
首先,我们要创造各种活动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如夏令营、郊游等传统活动以及假日小队、手拉手活动等现代活动都是很好的形式,在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为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其次,加强活动课程的建设,规范活动课的操作。活动课程已被列入《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一定要求开足课、上好课、出成效。再次,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共识,为孩子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尤其是家长,可利用假日多陪孩子外出活动,增长见识,增加阅历,打实生活的底子,打实作文的底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停。”
二、 锻炼学生的观察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关于写作的说明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把学生领进了一个宝库,那么,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则是给了学生取宝的工具。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作文材料,并以表象的形式储存于脑中,脑中的储蓄多了,其思维特别是形象思维就越来越活跃,这样,到提笔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了,相反,头脑中的积蓄一多,就会有发表的欲望。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
一是情景观察法。即努力创造一个实物情境或模拟情景,指导学生用一定方法进行观察,练习表达。有时我们会看到有的老师上课时会摸出一个桔子,让学生看看、摸摸、闻闻,再把皮剥了,又让学生看看、数数、尝尝……学生面对鲜明的观察物,思维特别活跃,想象特别丰富,发表欲望也特别强烈,语言表达也会流畅许多。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指导学生再观察,再认识,是否多此一举呢?如果从科学的观察方法的掌握,良好的观察习惯的养成的角度来看,这也许就不是问题了。诚然,学生作文的基础是表象,并不是形象,观察的功夫也要在日常生活的日积月累中形成,但这与情境观察中的观察指导并不矛盾。

[1] [2] [3]  下一页


觉得固本清源 厚积薄发——漫谈小学生作文积蓄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生作文 ,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