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与当前语文教育的人性回归——《论语》的人文教育解读

孔子仁学与当前语文教育的人性回归——《论语》的人文教育解读
日期:11-07 20:47:40|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孔子仁学与当前语文教育的人性回归——《论语》的人文教育解读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方面的资料,


荣维东

     一、前言: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复兴与孔子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多元化民族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要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在当今众声喧哗的世界一体化浪潮中要保持它自己的模样,气派和声音,唯有回到其原点去汲取营养培植其根本,才会枝繁叶茂健康成长。

    当今世界和中国许多问题也的确需要孔子的思想,正像上个世纪一句流传极广的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经济关系、恐怖主义、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种族冲突、信仰危机、科学异化、教育改革等社会问题,以及当代中国所面临的诸如道德滑坡、诚信危机、文化建设、素质教育都切实需要去两千五百年前的孔老夫子那里去寻求治本良方。中华文明重视道德、诚信、和合、仁义,又比如“以人为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对于我们的语文教育的确有着有益的启示和影响。

    为什么我们的现代语文教育设科百年屡改屡败,问题多多呢?是向西方科学文化借鉴不够吗?事实上,一百年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不就是一部向西方亦步亦趋的模仿学习照抄照搬的邯郸学步的历史么?西方的先进教育科学理论对于解决基于人类学习的共性问题也许更有用,但对语文教育这样一门基于汉民族母语文化学习的人文学科,传统文化中是否有更对路的地方?作文一名多年挣扎在应试教育一线的教师,我深切感受到语文教育的种种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教学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教育哲学问题,教育观念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如何从中国的语文学科独有的性质和实际出发,寻找符合汉语文化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教育哲学问题。儒学是中华文明的正根,可以说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塑造了我们中华文明的优势基因。《论语》是华人世界的圣经,其实也是一部教育的圣经。基于此我想到孔子想到我们的文化原典《论语》,我想在立足于教育实践和思考语文教育种种问题的基础上,发掘和感悟一些更切实可用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一定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些教育灵感和启示,以推动新世纪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那么孔子那里到底有哪些东西和有其现实意义?我认为孔子在《论语》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旨在培养完人君子的理想人格即智欲勇艺礼乐对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即“成人”的教育目的观;重视教师的师德修养启发引导素养全面的人师观;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自省自修的学生观;注重诗书礼义书数射御全科素养的课程观;注重教学双方互动研讨启发诱导注重实践活动的教学观以及注重个性化针对性人性化尺度的教育评价观,这些对我们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仍有一定启示意义。

   二、《论语》中的“仁学”思想是一种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思想

两种教育哲学   考察一下教育史,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作为两种构成西方现代哲学的思潮在教育领域同样地存在着。尤其是现代西方工业革命以来,这两种教育哲学几乎可以构成教育两种基本流派的分野。人本主义教育哲学重视人的价值、注重人主体性的发挥、把人本身的发展看作教育的本质注重教育的永恒性,追求教育价值的理想性即人的自我实现或完善。而科学主义教育则以社会为出发点,以科学的技术发展为中心,其中的唯科学主义强调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教育的有用性,重视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种观念也导致教育中人性的流失,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漠视,学科教育的发展把知识精细化专门化导致教育的片面性,人才素质的单一化和人格畸形。现当代社会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成就时却发现科学理性挤压下人走向机械化,片面化,物的依赖使人变成“经济人”也成为使社会畸形化发展,形成所谓的“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的等一系列矛盾,因而对教育的人文性的呼唤成为愈来愈强烈的声音。当我们回首人类的发展史,尤其是近代科技发展的历史,倾听来自古代先哲们的智慧的声音,会发现他们对于人类原初设计的竟然会有我们急切需要的东西,这就是古代先哲的原始的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比如《论语》中的关于“仁”的学说。我觉得《论语》中的“仁学思想”正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哲学思想,或者说包含有人本主义教育的萌芽。

人本主义的含义的界定   当前语文教育中关于语文性质的讨论基本上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而告终,“限制工具,弘扬人文”也基本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可是究竟什么是“人文性”?它和“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性化”“人本主义”的关系怎样?是否简单的可以划等号?另外,在教育中的人本主义和语文教育中弘扬人文性的关系怎样,语文教育中的“人性化”具体含义是什么?尤其重要的是怎样实施人性化的语文教育它和一般意义上的“人文性”有何不同等等问题人们并不清楚。大多数人和多半把上述概念混用,或者当作一种口号,而不是有着科学合理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理论原则,总之,概念的实践上存在着双重的混乱。

据北师大杨寿堪《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人本主义,英文为“Humanism.”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在古罗马西塞罗时代,本意指人的教育,意指通过教育(教化)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与训练。14实际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统治,歌颂人的伟大、人的创造与人的价值,由此被赋予新的涵义即“人本主义”。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从人的“自然权利”阐释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的本性,故“Humanism”被称为“人道主义”或“人性论”。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以人的哲学批判黑格尔思辨理性哲学,以人学取代基督教神学,称为“人本学”或“人本主义”。而“人文主义”是一个文化学概念,指文艺复信运动以来的思想文化运动。人文主义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道德、情感、人性的完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



本文 倾向后者,着重考察孔子《论语》中的的人文教育因素,以获得对于当前语文教育的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仁”字探源。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语》中,“仁”出现了109次(据作者电脑统计所得),是出现频率最大的词汇之一。从这个字的产生看,郭沫若认为甲骨文和金文中还没有“仁”字。清儒阮元讲:周初只写“人”字,到《诗经·国风》时期,“仁”字方才形成。(大概春秋时期人的社会关系复杂起来,原有的社会规范开始崩溃即进入“礼崩乐坏”的社会转型期,于是才从“人”中滋生出“仁”字,以调整社会秩序)。据北大周辅成教授讲,孔子之前的公元前十一世纪,已经使用“仁”字了,如《尚书》中周公说:“予仁若考”(我抱着仁心遵从祖先);《诗经》中有“洵美且仁”的话等;《左传》中“仁”的观念也很普遍;但决没有其他人或典籍像《论语》那样使用得如此频繁。从字义上看,《中庸》讲:“仁者,人也”;汉儒许慎认为:“仁,亲也,从人从二”,可见“仁”当初的本意即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友爱、和善的关系。虽然如此,孔子对于“仁”的解释却非常随意和模糊。在《论语》中六人八次问“仁”,内涵各异。比如:樊迟问仁时的“仁者爱人”的说法(《颜渊》);颜渊问仁时的“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法(《颜渊》);仲弓问仁时的“子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以致成为后来资产阶级“人权宣言”的口号);子贡问仁时又说:“子欲立而立人,子欲达而达人”等等,其实,孔子的仁学却经历了一个外延和内涵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我觉得孔子的仁由最初的人性中的对同类的同情、友爱,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的人伦之爱,又到朋友及别人的“泛爱众而亲仁”的道德实践信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亲亲——爱人——仁德”的三个层次:仁先是对自己家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的基于血缘关系的孝悌亲慈;然后是对朋友或别的其他人的关心、友爱、同情、信任、忠诚等;然后发展到一个泛化了的包括礼、义、忠、恕、智、勇、孝、悌、、中、庸、刚、毅、温、良、俭、让、宽、信、恒、和、清、廉、聪、敏、质、直、正、义等等在内的几乎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美德,成为了百德之首,万善之源的道德范畴。在孔子的哲学体系里,“仁”像是一颗居于中央的恒星,拥有着众星环拱的地位,而其他诸德不过是绕之运行的行星,接受者它强大的向心力的影响并反射着它无比辉煌的思想光芒。从先秦思想发展史看,“仁”在孔子那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改造、完善和发展,蔚为大观,成为其不朽学说的核心。

[1] [2] [3] [4]  下一页


觉得孔子仁学与当前语文教育的人性回归——《论语》的人文教育解读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论语 孔子 语文 ,综合语文大全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