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边界望乡》赏析2

洛夫《边界望乡》赏析2
日期:11-07 20:50:32| 作品赏析|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洛夫《边界望乡》赏析2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作品赏析方面的资料,


  边界望乡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后记:1979年3月中旬应邀访港,十六日上午余光中兄亲自开车
  陪我参观落马洲之边界,当时轻雾氤氲,望远镜中的故国
  山河隐约可见,而耳边正响起数十年未的鹧鸪啼叫,声
  声扣人心弦,所谓“近乡情怯”,大概就是我当时的心境
  吧。
  摘要:洛夫,台湾现代派著名诗人。其知名之作《边界望乡》以其古典而鲜明的意象承载起他独特而跳跃的思维,以突兀的诗句去撞击读者的心灵,以全新嗓门去唱响一曲古老的思乡之歌。诗歌里自有诗人独特的姿态。
  低调而自然的引入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明明已是满腹涌动的思乡愁绪、激动与无奈、欣喜与失落,复杂与澎湃,却被一笔掩盖,淡淡引入,置一切皆于不经意间。给此诗本身予一种平实的味道,无矫饰的胭脂味,毫无艺术成分可究,这是诗的语言吗?这不像诗的语言却毫无疑问是诗的语言,它权当整首诗的开头,却与之后的诗句形成一种不乏力度的跌宕,造就一种情感的猛烈撞击,有如瀑布上源水域的平静。当然没有后来的起伏跌宕也就无此二句的价值所在,此开篇以“平”承“实”,诗歌多以缥缈为美,而此两句诗给我们的冲击——有如给看惯了穿白纱裙的佳丽的我们突来一阳刚汉子。不仅仅是耳目一新。
  虚与实的反复交错倒置
  一切依旧恬静:“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情绪开始涌动:“雾‘正’升起”。其间,“雾”与“茫然”相映成彰,一虚一实一同演绎,以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方式缓缓推动诗人的情感波澜,因此避免了开门见山之于表达情感的唐突。再如之后的“手掌开始生汗”,至此,深藏于作者心怀的复杂情绪开始在纸上漾开。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望远镜中见到的乡愁?我们绝不能以常理的逻辑来否决这一奇句,此间,在诗人的眼中,乡愁做为一“虚”物完全取代了镜中之实物,景物和愁绪在交错,虚与实在交错。
  这还不够,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乱如风中的散发”,虚是种美,缥缈是种美,当虚有效借助于实,在这里便成了有力的美!
  这还不够,“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其一是“心跳”形象贴切地表现了诗人“近乡情更怯”中的“更——怯”;“迎面飞来”的“远山”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这造成了巨大的视觉形象冲击,由视觉直接冲击心灵,在我们被其跳跃的思维和脱俗的奇句震得目瞠口结时,我们也被撞成“严重的内伤”。这当是《边界望乡》中最为经典的一句。这比任何痛得呻吟的情感知觉的描述要有力得多!
  情感本是虚缈,知觉却是实在,在虚与实的反复交错倒置间,一切都来得有力,贴切,纵观历史,这更是来得新奇,来得经典!
  但个人认为有一瑕疵,“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中的“调整”与突如其来的冲击有悖。“调整”应该是预定的,有事先目的的,而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是不可预定的。
  古典唱响经典
  顺应事情发展的逻辑,被“撞成/严重的内伤”的我“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落的杜鹃”古典文学中悲凄哀愁的典型意象——杜鹃,在诗中代言了诗人“我”,“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余光中先生曾说过洛夫是“用伤口唱歌的人”① 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好一个“咯血”!
  紧接着是两个与两端徘徊的“而这时”,诗人在急切靠近,而事实上他在急切靠近的东西——一一种可以愈合他为乡愁而裂开的伤口的靠近却被远远阻隔——“而这时/一只白鹭从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白鹭于古典文学里乃对平和、安宁生活的自由向往的典型意象,在这里,诗人为其插上了崭新的翅膀。诗人对故土的急切渴望却被“折了回来”,伴着鹧鸪凄厉悲惨的啼声,诗人的情感被冲撞到高潮。
  古典之于《边界望乡》是诗人深沉的文化底蕴、时代思想冲击力和思维跳跃能力的完美结合和展现。
  热铁上一倾冷水
  “咯血的杜鹃”、“折了回来的白鹭”和“以血发音的鹧鸪”,诗人“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全诗情感波澜被推到高潮,渴望的热切和失望的疼痛,诗人的心像块烧红的铁,这时,“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还是不冷”
  至今很少有人对此几行看似水般平淡的诗句作评价,而我个人却喜欢对此几行诗句玩味,从诗人本身的情感起伏到此忽地一转,将像头转到“你”,转到诗人所觊觎所渴望得到回应的“你”身上。这里的“你”实际上是与洛夫同行的余光中先生,“竖起外衣的领子”,并非不解“我”的热切,余先生问洛夫:“冷/还是/还是不冷”看似是一种隔膜,透明却难以逾越!而事实上是情感反应方式彼此相异,同样是激昂,洛夫是“血脉贲张”,而余光中是悚然发冷。两者对比、冲突,更强化彼此。但究深了发觉两者的共通之处,就是一种非本身缘故的无奈,可以把它浅化为一种历史的无奈。
  在“我”这热铁上一倾冷水后烟雾阵阵……
  于此,诗人在抒写角度变化上又是巨大的。从不同角度的反差去形成巨大的冲击。
  任其翱翔的联想
  “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该不远了/我居然听懂了广东的乡音/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的就是水围”诗人开始想象,毕竟这是慰藉难圆梦想的另一种无奈方式。

[1] [2]  下一页


觉得洛夫《边界望乡》赏析2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