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 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更新观念 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日期:11-07 20:50:32| 初中作文教学|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更新观念 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方面的资料,


杨俊波 乐至县高寺初级中学

    中学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基本具备了较完备的内容和形式。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臻完善和严密。但毋庸置疑,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迷离性和陈旧感,从而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和不足。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究其原因,大概在于: 

1、 应试教育思想还未得到根本转变。

    教师教学生作文,较多考虑的是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于是往往采取所谓能够立竿见影的方法,从写什么到怎么写都给学生作了限定,学生作文往往千篇一律。有的教师甚至猜题押宝,考前念上几篇文章,并教给学生所谓的“应试秘诀”,如何把写过的作文改头换面,而忽视了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作文能力。 

    2、 作文训练达不到切实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多年来,教师上作文课无非采取:教师作文前指导,学生照框作文,最后是教师精批细改。这样的作文教学,教师背得滚瓜烂熟,学生听得心烦意乱。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议论……届届如是,周而复始。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作文就象完成一项技术任务一样,写够字数,写对格式了事,毫无兴趣可言。 

    3、 学生在框框内写作很难实现写作中的创新。 

    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要想写得有特色或有创造性,那“自由”是很重要的,心灵不自由、笔墨不自由就很难写出好文章。而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时候,恰恰不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相反,倒是强行命题,框死文体、限定字数、规定写法,粗暴批改。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写作内在的“自由创造”规律,是不足取的。

    4、拔高、虚构,背离了写作的根本宗旨。 

    学生作文训练应该写自己身边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可不少语文教师都认为: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有意义的不多,让学生虚构点故事情节未尝不可,这也是培养想象力的一个有效手段。须知,训练作文如同训练绘画一样,应该循序渐进,只有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才有助于练好他们的写作基本功,才能促使他们去认认真真地生活,细致入微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在需要作文时做到心中有数。再者,作文如同作人,作文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若教师努力培养出的是一批不切实际、贯于胡编乱造的 “高才生”,这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对作文教学均有明释,且着墨颇多。教师应当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的思想为“作文教学应融汇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过去,我们习惯于将语文课机械的拆分为“讲读课”、“作文课”;将课外阅读、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搞成貌异神离的三层皮;作文与作业“我中无你”、“你中无我”;课文分析关注语言内容,忽略语言形式;语言实践中重听、读,轻说、写。这些都是人为地将作文教学从语文教学中割裂开来的做法。其后果必然导致作文教学的“孤军奋战”,造成阅读教学的“舍本逐末”。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具备七种语文能力,这七种能力都能在作文中得到体现,作文也离不开这七种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课标中的“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即可理解为“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致力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向生活索取素材。

作文教学究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的生活素材进行综合思考和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生活基础是作文的源泉。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作文教学离开了生活,特别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无话可说。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也就活泼地流个不歇。”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是中学生作文是否有话可说的关键。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3、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

 我们的学生作于课堂,囿于课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少一些。但这可以通过阅读去补充。语文教材汇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精华,久经岁月磨练,历来脍炙人口,融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操美于一体,是一个璀璨夺目的世界。语文教学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它饱含了作家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了作家的心血和生命。所以语文教材无不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因事缘情,有的直抒胸臆。“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教学中准确而充分地理解作品内涵,把握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了课文的美。把课文当作优美的范文,让学生在一种美的、愉悦的情绪当中,感受优秀作品的魔力,从而激发其创作的欲望,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1] [2]  下一页


觉得更新观念 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初中作文教学   教学 作文 ,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