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题应对方法二

高考诗歌鉴赏题应对方法二
日期:11-07 20:41:08| 诗词鉴赏|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高考诗歌鉴赏题应对方法二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诗词鉴赏方面的资料,


    平心而沦,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屡屡出错,这固然与不能灵活迁移已学知识以及整体理解所给读物有关,但试题的答案(均是要求选出错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也是造成考生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历年试题,其答案的迷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望文生义”。
    在理解某些词句的意思时,有些考生常常只从字面上作简单的附会性理解,命题者常常抓住考生的这种“望文生义”的毛病设计选项。例如,1998年试卷中关于贾岛诗的第1小题,要求考生选出解说不当的一项。B选项中对“少邻并”的解释是“李凝自小就与邻
居紧挨着作伴”。单就字面意思而论,取此义项也并无什么不妥,但是就整个诗歌的主旨而言,这一解释恰恰有悖于诗题以及下文共同构建的“清幽”意境。显然,惯于“望文生义”理解诗歌的考生必然难逃此“劫”。

二是设置陷阱。
    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一问题的几成定论的看法的影响,一些考生分析、理解所给读物时,常常容易有一种“惯性”思维,“定势”思考,结果常常搞错了读物的或局部词句或整体内容方面的意思。命题者常常在这些地方设置“陷阱”。让考生往里钻。例如,1994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的C选项说“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其实,此诗三、四两句只是从季节的角度描写议论,表明作者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凋谢后已无其他花卉可供欣赏。命题者故意将此诗的菊花说得像传统看法那样的“高洁”,这是典型地利用考生容易有的思维定势设置选项。以上是从局部词句的理解角度设置“定势”陷阱的例子。在整体内容方面,命题者也常常设置这种陷阱。例如,1996年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第1小题中的选项。原读物借叙写三国史实抒发情怀。考生极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把曲中所赞美的英雄理解为三国时的三大诸侯刘备、孙权和曹操。其实,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等句可知,曲中所写人物,蜀方的代表恰恰是诸葛亮。

三是拔高主题。
    一般而言,高考所选诗歌材料,或抒发人生情怀或评价历史人物等等,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是积极而且向上的,考生在体会这些内容时常常容易拔高原有主题。命题者常于此制题,以引导考生仔细分辨,正确评价读物。例如,1996年试卷中的第2小题,选项C在表述诗人的感情基调时,使用了“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等词句。原诗(曲)确实有“追慕古贤”之意,但是,“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根本无从寻觅。在设置答案所在的选项时,命题者故意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拔高诗的主题。

四是“真”中藏“假”。
    有的选项、其考测点常常不只是一个,命题者在安排答案所在的选项时,故意在看似“真”的说法中藏一个“假”的细节,考生稍不注意,便会选错答案。例如,1997年试卷诗歌鉴赏题的第1小题,B项对两首诗所描写的对象特征进行比较,得出“都贴切地描绘了
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的结论。应该说,刘诗写的确系月光下的湖面,但同样是写洞庭湖。雍诗却不是写的月下湖水。命题者比较隐蔽地以假乱真。第2小题的D项,就两首诗的意境、情感进行比较,得出“都将洞庭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的结论。其实,刘诗写的是远望之景,写得确实“高旷超俗”,但雍诗写的却是近视之景,写得“清秀俊美”,D项又一次“真”中藏“假”。

五是“似是而非”。
    从形式角度而言,修辞方法中带“像”字的真假比喻,借代与借喻,设问与反问,对比与反衬,比拟与比喻、明引与暗引等等;表现手法中的点与面,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白描与细描,叙写与议论,联想与想象,现实与浪漫,烘托与对比,伏笔与照应,寓情于景(物、事)与托物言志,等等,这些相近的修辞方法或相对的表现手法,考生在辨别时常常容易混淆,命题者便在1995年试卷、1996年试卷、1997年试卷、1998年试卷、1999年试卷中编制题目(例析参见“整体性”部分有关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这也迷惑住了不少考生。
 


觉得高考诗歌鉴赏题应对方法二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诗词鉴赏   诗歌鉴赏 ,诗词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