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设计艺术初探

课堂提问设计艺术初探
日期:11-07 20:48:53|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课堂提问设计艺术初探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方面的资料,


刘宏坪
 
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和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棋道中有句俗话:“一子下错,满盘皆输。”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也往往有此惊人的联动效应。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瞄靶心
射箭打靶要瞄准,目标要对住中心点,设问亦当如此。当前,许多名师极力呼吁:要打破程式,冲破樊篱,那么如何“破”呢?笔者以为可从“瞄靶心”入手。课堂教学的“靶心”主要有二:一曰重点,二曰难点。高中学生是具备了一定文化基础和社会经验的阅读群体,课文教学已无需从头至尾,逐词逐句逐段讲解。应打破程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笔者谓“瞄靶心。”
1、扣住重点。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鲁迅的《祝福》一文,其篇幅较长,可让学生通读课文,在大体了解全文的情节、结构、环境等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笔者让学生划出有关语句后提问:在三次肖像描写中,鲁迅先生是怎样用“画眼睛”的技巧写出祥林嫂的眼神变化的?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领悟祥林嫂一次次备受摧残和令人辛酸的悲剧命运,从而激起学生对被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无比憎恨,同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画眼睛”的高超艺术技巧。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
2、抓住难点。所谓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拿来主义》一文,第一至第六小节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呢?笔者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既然标题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这里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来写“送去”“送来”?第二节和第五节删去,文章也顺通,这两节是否可有可无?问题一提出,学生就兴味盎然地讨论开了。研读后同学们各抒已见,热情大胆地交流,从而顺利把握了作者的思维过程,也为把握后文的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加深了对全文的理解。
“瞄靶心”之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之开门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但须难易适度,巧而不死。只有这样,才是有主攻目标、有针对性、有激发力、也有实效。设问之“靶心”瞄得准,无疑是切中肯綮、正中要害。
二、牵牛鼻
牛鼻子是牵引的关键处。如将学生乐而好学,勤奋钻研精神比之“牛劲”,那么教师的设问当如何才能牵动学生学习钻研的牛鼻呢?笔者以为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牵牛鼻的方法也有不同。课堂设问要能牵动“牛鼻”,就必须有针对性。高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已从初中阶段的依赖性,开始转向“独立性”“开放性”,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尤其高一、高二年段程度中等以上的学生往往爱各抒已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大多能举一反三,敢于假设,严于论证,他们对老师的讲授已不轻信盲从,课堂上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从而找出新路,挖出新意。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常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牵动学生思考这牛鼻,这样既可增强其思维深度,又可发展其思辩能力。
分析祥林嫂的人物性格时,笔者问道:祥林嫂的“一逃”(逃婆婆逼嫁),“一撞”(不愿改嫁),“二捐(怕死后两夫争执),“一问”(有无灵魂、地狱),说明她是封建礼教的顺从者还是反抗者?教《项链》时,让学生讨论:“作者认为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是不是造成路裁瓦夫人悲剧的原因?”在同学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推出几名代表,各抒已见,课堂气氛极为热烈。这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带着钻研探讨之牛劲,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前进,学生在自觉独立地分辨正误,积极大胆地探究质疑,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的学生满足于“知其然”,而不去思索“其所以然”;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标准答案,而不善于通过自己的思维主动去获取结论。对于这类学生设计问题的重点就放在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的能力培养上。有的学生思考浮躁,缺乏耐心和逻辑性,读书走马观花,思考问题带有很大成份的“想当然”;他们不善于思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又不善于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笔者设计问题就尽量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揣摩透作者的思路,以便他们能较好地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在联系。有的学生已开始注意通过概念思维去获取新知识,但他们求同往往多于求异,他们还不善于对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鉴别和联想。因此,教完《阿房宫赋》后,笔者提出这样三个问题:①《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三文作者发议论的事实是什么?②三文的主题有何不同?③三文的议论方法有何区别?现今之高中生,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视野的日益开阔,逻辑思维也日益完善。所以,要牵好牛鼻,问题的设置,还必须有一定的深度。牵牛鼻,非扯牛尾,踢牛腿,抽牛后,“牵”不同于“拉”和“扯”。前者之牛是主动的,只是顺着“牵”而走,而后二者之牛则是非常被动的,甚至极不愿意的。故课堂提问题的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实际,才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效用。
三、扔石子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是否真的“全懂”没问题呢?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平中见奇,“一石激起千层浪。教《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初读时,学生产生一种“一览无余”的错觉,教师提出:“有人认为文章标题可改为《‘棉花迷’吴吉昌》更有吸引力,你同意吗?”这一问犹如在一潭微波不现的静水里投下了一枚小石子,随即激起阵阵的涟漪──热烈的讨论。扔石子是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满足感”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设置一种让学生可望而又可及的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种“原来并没有全懂”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不断深入探求的心理流向, 从而使阅读向更深更广的程序推进。《警察与赞美诗》一文,初看情节那么荒诞不经,语言那么风趣而又俏皮,给人一种独特的幽默,学生较感兴趣,但又容易仅此就产生一种满足感。至于如何深入地思考,怎样挖掘深层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扔石子”了。可这样设问,“这小说倘若改为剧本,  它该是“喜剧”还“悲剧”?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从而增强小说的批判威力,也体会到欧享利小说既深刻反映阴暗悲惨的现实,又体现了幽默诙谐的风格特点。有人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就在预习之初扔了两枚“石子”:①到底谁断案?②为什么是葫芦案?而后课堂围绕这两问题展开讨论,并从而引出:主人公,贾雨村和门子两人的性格特征,“护官符”的由来情节的发展变化,统治者断案的内幕,揭露黑暗腐朽的主题等六方面内容。此两石可谓精彩之至、其“千层浪”也真是波翻浪涌。

[1] [2]  下一页


觉得课堂提问设计艺术初探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课堂 艺术 ,综合语文大全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