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句号,境界全出

巧用句号,境界全出
日期:11-07 20:50:32|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巧用句号,境界全出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方面的资料,



蒋钧栗  
     曾记得有位作家这样说过:“我用句号锤炼语言。”这就说明了句号的重要功能。我们在阅读名家的文章时也能领悟到,句号巧用能起到一般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如果名家的文章是一幅织锦,句号就是镶嵌其中的熠熠生辉的珍珠。

姑妄说说句号所起到的三种艺术效果。

     一、        且“收”且“扬”,行文有波澜。

  《项链》是一篇收入高中课文的优秀外国小说。作者把小公务员妻子的虚荣心表现得十分传神。文中写到这么一个情节:他为了参加晚会,借了一条项链来打扮自己,由此变得更加美丽迷人,以至晚会上谁都愿意跟她跳舞,虚荣心得到很大满足。可是一回到家,她的命运就发生了转折。作者这样写道:

  “她脱下披在肩膀上的衣服,站在镜子前边,为的是趁这荣耀的打扮还在身上,再端详一下自己。但是,她猛然喊了一声。脖子上的钻石项链没有了。”

这几句描写分前后部分。前半部分仍萦绕着晚会的余韵所带来的喜悦的雾霭,气氛轻松。阅读时应特别注意,作者这时有意用句号先把这种气氛收住。然后一个“但是”续接,语意陡转,行文转入下半部。“她猛然喊了一声。”这一句把轻松的气氛一下抛向半空,读者的心也随之揪紧。这里,最出色的是“喊了一声”后面的那个句号的运用。为什么不用逗号或冒号?它的巧妙何在?这是为了用较大的停顿让人产生悬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人期待的心情变得强烈起来时,再交代原因:“脖子上的宝石项链没有了”,便能叫人更加吃惊。这就好象是说书人“卖关子”。由此看来,第一个句号是一“收”,第二个句号是一“扬”,多少情味就在这两个句号中了。当然,这一切是要在自己朗读或听别人朗读时才能领悟得到。.

      二、且“张”且“平”,语势多姿态。

   收入高中课文的茅盾先生的《风景谈》是一篇文质并茂的散文。文章描绘了当时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歌颂了他们崇高的精神。文章一开始描绘了塞外沙漠:

   “﹒﹒﹒﹒﹒﹒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样微小的白光,也早已融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

   这些文字中间全用逗号,铺叙了塞外的死寂和荒凉,给人以沉郁的感觉,到了末尾,一个句号将这种荒凉嘎然收住。然后来个转折:“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这样先收后转,使人读了倍觉语势陡起,力量千钧。接着,在“没有‘风景’”后又是一个句号,使语势从容停下,于是一系列解放区的动人的风景画才相继展开。这两个句号形成了一收,一张,一平的语势,行文显得那么摇曳多姿,扣人心扉。

   三、且“顿”且“挫”,真情尽抒发 。

   鲁迅先生的许多文章非常犀利。这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爱与憎融进了文章里。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把标点用到了入化传神的地步。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开头写到在给刘和珍开追悼会的那天,鲁迅先生极为悲痛,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接着,笔锋一转,写下了下面的一些话: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和“实在无话可说”,两者是十分矛盾的 ,似乎不可并言,但这恰恰是客观真实,因极度悲痛而无言,因愤怒至极而无言,都是常情。这种矛盾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端愤恨:心头有万言血泪控诉,但在反动统治下又向何处投诉?那种沉重的心情如千斤铁锭压在心头。“我实在无话可说。”要说出这句话多么不容易啊!因此鲁迅先生在句末赫然用了个句号,就像把沉重的感情凝结在这个小圆点中了。接着,才道出无话可说的原因:“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在这里又是一个句号,再次重重一顿。这一次又一次的肃然停顿,使我们犹如听到了先生那沉重的声声搏动的心音。如果把这两个句号都换成逗号,从文意看,从句子结构看,可能也通,但语势就完全改变了,变得如决堤之水直泻而下,痛快是痛快了,然而那种沉重郁结的感情却被冲淡了。可以说,这两个句号是作者感情的结晶之所在。

  一个句号,孤立地看是最平凡不过的了,但在具体语境中,在语言大师的笔下竟会变得如此神妙。这都值得我们在学习语文时去欣赏一下,品味一番。

 作者邮箱: heguixian@21cn.com


觉得巧用句号,境界全出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综合语文大全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