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教育浅谈

童年期教育浅谈
日期:03-04 17:13:53| 教育学指导|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童年期教育浅谈是关于教师资格考试 - 教育学指导方面的资料,
童年期是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年龄阶段。从发展速度上看,童年期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童年期学生因其身体发展的平稳性和心理发展的无尖锐冲突性的特点,为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对教育者来说,由于童年期学生所具有的天真无邪、对成人的依赖、平静的心态、可塑的品格、极强的吸收能力等特点,使童年期成为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   
  一、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童年期的学生,由于学习、同伴、教师等社会因素引起的情感开始占主要地位,易形成与学习、班集体有关的理智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此时,若学业压力过重,学生容易发生学校恐怖症、社交退缩症和攻击性行为等。因此,教育者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儿童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积极情感,争做学校、集体的小主人,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大家,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小家,用母亲般的爱,爱每一个孩子,爱他们的优点或缺点,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分享他们的快乐,为他们解除烦恼与忧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教师当成亲人和朋友,把班级、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使每一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 关心学生身体发展
  童年期的学生尽管在体质上较幼儿期有明显的增强,但与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相比,仍是需要加强的。因此,教师应当把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质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仅会使学生的身体不堪重负,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惧学的心理,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留给学生的学习任务要适当。与此同时,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缺乏保护身体意识这一状况,进行必要的保健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卫生习惯。此外,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爱动、好玩的特点,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校内外集体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童年期学生的思维特点表现为以具体形象为支柱的抽象逻辑思维。他们虽能进行逻辑推理,但必须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思维缺乏灵活性、精确性,并常带有片面性;而且有意注意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记忆从以机械记忆、无意记忆为主转入有意记忆和以有意记忆为主,有意注意和记忆保持的时间进一步延长。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可在学生的读、写、算和动手能力方面加强训练。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克服困难,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在学习中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知识,不断寻求成功。
  四、 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
  童年期的学生在个性发展方面,已开始按照成人和同伴的评价来评定自我。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学习有关的个性品质,如勤奋或懒惰、细致或粗心、守纪律或散漫等。在道德判断方面从只注意行为后果发展到能考虑行为动机。对童年期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关键在于通过学生自身的内化作用,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变成自身的情感和意志。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学校要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这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能起到强烈的示范、熏陶和感染的作用,让学生自觉地使自己的言行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此外,教师还要使学生做到校内外言行一致。学生言行不一的现象既与学生意志力薄弱有关,也与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训练数量与强度有关。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针对童年期学生的特点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如我针对部分学�"骄娇"二气严重的情形,召开"我做新世纪小主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良好与不良的道德行为表演出来,再由同学们结合自己实际的生活体验及所接受的教育,发表自己的看法。

  
觉得童年期教育浅谈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教育学指导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教育学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