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浅谈

心理健康教育课浅谈
日期:11-15 16:23:18| 心理学指导|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心理健康教育课浅谈是关于教师资格考试 - 心理学指导方面的资料,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按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达到健全和完善人格品质的心理辅导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应该有两个目标: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其中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完善,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提高今后的生活质量;而预防性目标是帮助学生及时发展自己在学习、生活、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学会矫治和调节心理偏差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积极健康的情绪。所以心理辅导课程不是强调心理学知识的掌握,而是积极保证全体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大家是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个性良好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1、教学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习的内容与任何一门课不同,它的内容都是关于学生自身的,包括学生关心的、重视的、感到困惑的、喜欢的、讨厌的,包括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感受、学生的见解、学生的发现……
  心理健康教育课关心学生的一切,在这节课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情感,给与学生实际的帮助,引导学生寻找答案。而且,所有的一切都将是由学生自己通过努力来解决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学生提供融洽的活动气氛,充分的参与机会。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一起讨论、交流思想感情,总结、分享收获体会。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他人的关注,每个人都会有机会倾诉自己的烦恼,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2、课堂的主角
  课堂的主角应该是每一位同学,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参与,是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保障,其中“参与”是课堂最重要的部分。它指的是全体同学的认真对待、感情投入,而不是个别同学或一部分同学的参与。
  参与,还有助于形成一种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大胆地释放自我,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当然,重视参与并非是 “放羊”,滔滔不绝,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甚至演变成一种争吵。参与是为了“发散思维”,由学生们打开思路,放开眼界;最终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将学生发散的思路引回,形成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共识。
  3、教学的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品、情景剧、演唱、诗歌、竞赛、讨论、朗诵、制作……所有对于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帮助的形式都可以采用。
  4、教学的原则
  民主性原则:当代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选择上,明显趋向于民主、平等。尤其是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朋友,由于心理和生理的逐渐成熟,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已经和小学时候完全不一样,不再是人云亦云,不再迷信权威,完全跟着别人的思路走,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喜欢别人把他们当成有头脑、有思想、能够独立处理问题的人来看待。
  活动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是活动教学模式,课程所要求学生获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养成的态度,要通过活动来实现。
  共同性原则:课程不是要解决某个学生的个体心理问题,而是面对全体学生,解决学生中带有共性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针对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展开活动,讨论使学生了解把握自己思想、情感的变化并使之为他人所了解。通过了解自我及同龄人思想、情感的现状与变化规律,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达成人际沟通。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一堂课,了解其他同学的一些心理活动和情感,或许,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别人身上也出现过或者正在出现着,这样,大家可以通过交流,共同出谋划策,面对共同的问题,解决它!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延伸
  每个同学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我们称之为“个体差异”,大家的家庭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从小养成的习惯、建立的人生目标等等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缘由,因此,难免会有一些差异,有许多问题,在课堂上,由于环境和时间的限制,可能无法一下子解决,也有的同学会有其他原因而不能把自己的秘密说出来。那么,如果学生真的需要有一个地方来说出你的想法,需要一个沟通、交流的对象,可以在课堂之后,找到心理辅导老师来聊聊。

  
觉得心理健康教育课浅谈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心理学指导   教育课 心理 健康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入门,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