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网络阅读实施断想

新课标下的网络阅读实施断想
日期:11-07 20:40:16| 语文新课标|45教学网| http://www.45sw.com

新课标下的网络阅读实施断想是关于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新课标方面的资料,


山东        郭广蔼

从本学期开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使用了。和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无论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还是培养学生感性把握能力方面,新课标对旧《大纲》都进行了改革和发展。其中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迈出的步伐最大。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是众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辛勤努力的结晶。其中许多篇目是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代表与典范,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学贯中西,既了解了中外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又提高了文学修养,造就了科学的态度与人文的精神。但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看来要体现新课标精神,光凭一本新教材,远远不够的。“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语文课本只是蓝本,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多需要在课堂之外。 

网络巨大的知识容量为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的空间,学生的学习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教材,尽管教材编得很好。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只要鼠标轻轻一击,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各种美文名著,精彩华章,尽收眼底。是语文教材的有机延伸和无限补充。“勤学如春之起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语),许多人认为这是语文学习的真谛,坚持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总会有长足的进步。

实行新课标以后,倡导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老师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多了。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校领导在下学期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江苏泰兴洋思中学教学经验,语文组也打算尝试“一五三○”的课堂教学模式,亦即把一堂课三分之二的时间让给学生用来读书思考。但是怎样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学生能在大部分的时间里用心读书,不干别的,是老师们思考的问题。网络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

网络阅读适应每一个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和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学校阅览室和图书馆资料的不足和查找资料的难度。为了增强学生网络阅读的兴趣,提高网络阅读的效益,有必要结合当地实际,利用本校网络资源,探索网络阅读的方式方法。

 1.立足本地,增加乡土素材的文章。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统编教材因为不能兼顾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受到人们的责难。一些学生对身边的生活缺少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就是因为乡土教材阅读的少。如写一个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人,只会用老黄牛来比喻。实际上在油区,抽油机远比老黄牛见得多,见到的“驴头”,远比见过的毛驴多。看到“磕头机”夜以继日、鞠躬尽瘁的身影,用来形容老黄牛精神的人,在油田子女的心目中恐怕更形象。想想看,连骡子和马都分不清的油田子弟,又怎能对周立波在《分马》描写的骒马、沙栗儿马、热毛子马感兴趣。

所以,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改变了传统教材观,认为课本是国家认定的统一教材,具有权威性和神圣性的观念。放开了新教材的编写权,新教材注意结合一定地域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状况。但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恐怕也很难做到,而立足当地的一些文学网站,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有益的补充。例如,黄河三角洲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古老的人文景观几乎没有。但是这里有胜利油田这一国营特大型企业,现代企业文化搞得如火如荼。其中由著名作家马利军创作的纪实性报告文学《国梁》,当地电视台播出以后,在油田职工家属中引起强烈反响,局域网的许多单位站点都及时地予以转载。在学习先进的热潮中,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国梁》的网文,既可以了解一线工人的工作、生活状况,又可以学习对身边人物的描写方法。例如,《国梁》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从胜利油田基地(东营)向北,穿越稀稀落落的村庄和城镇,再穿越数十公里荒无人烟的大荒原,就进入国梁的世界了。那是共和国版图上最年轻的土地,也是黄河入海口最年轻的一块土地,那里没有村落,也没有庄稼,甚至连野草也没有一棵,那里只有海水、泥滩、大风、抽油机和采油工人。那地方有“八个之最”:最年轻的土地,最缺少植被,最偏远,职工平均年龄最小,通讯最落后,淡水最少,公路最不完善,水力活塞泵应用最广。那地方有一个很冷的名字 ──大北。国梁就是那里的石油工人,他在那里工作生活着……”这是对在野外作业的一线工人工作环境的典型写照。学生们看到过,自己却写不出来。又比如,“走在油城东营的街头,国梁看到的是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高楼,如织的车流,大块的绿地,就是没有看到昔日轰隆隆的运输大卡车,也没有见到多少身穿油污工装的石油工人。

油城变了,她所展示的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让国梁又惊又喜。可是,国梁却犯迷惑了:留在这五光十色的油城?去油城外面的基层石油单位? 像自己的某些大学同学一样选择大都市?还是自谋职业或南下经商赚大钱?

初出校门的国梁困惑了。他真的不知自己应该栖落在大千世界的哪个枝头。

从火车站到油城客运西站的路很长。

国梁的心事却比那路还长。”

这又是对油城中心城区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读着这样的文字,想着身边的人和事,学生怎能没有亲切感,还愁什么激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胜利信息网”上,由许多反映一线工人的工作状况和油城市民的生活状况文学网站,如“星火文学”、“心灵家园”、“梦幻文学” 等,大多更新比较及时,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新鲜的网络阅读资料。

2.快速反应,阅读一些反映时代的时文

新教材虽然删掉了一些过时的文章,增加了一些贴近时代,反映青少年思想情感的时文。但要说快,教材赶不上杂志,杂志比不上报纸,报纸又没有网络快。网络文学,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正好反映了青少年追求新鲜事物的特点。“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是羊年上半年大众传媒的两个热点话题。在学生中也有许多对这两个话题的看法和认识。如何通过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网络文学无疑捷足先登。例如,一首《虞美人•致萨达姆》的打油诗,道出了人们对当时伊拉克战争的看法。“  枪林弹雨何时了,战事知多少。巴城昨夜又遭袭, 伊国不堪回首沙漠中。 精锐之师应犹在,只是格局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管石油向西流。”又比如,一篇叫做《非典民谣精选》的文章,道出了国人在与SARS搏斗时的心态。“SARS病起,粤港传疾;处置失当,全国危及;主席揪心,总理情急;危难之时,授命吴仪;号令九州,集资百亿;全国齐心,全民协力;有疑就隔,确诊就医;人人行动,奋战五一;吴仪吴仪,无疫无疫;有了吴仪,定能无疫;吴仪吴仪,无疫无疫;无疫无疑,无疑无疫。”读着这两篇分别发表于3月26日和4月28日的网文,又有谁不感叹网络文学反应之迅速,读着在思想上能引起共鸣的文章,又有谁不赞叹网络文学的魅力。

[1] [2]  下一页


觉得新课标下的网络阅读实施断想这篇文章不错,记得收藏哦。

Tags:语文新课标   网络 ,语文大全新课标